13(第2/3页)

父亲一天到晚盯着她的进度,责难她欠缺热忱。

对他来说,没有理由,不准推卸责任。

对他来说,实际遭遇到的困难都是试炼,想到教会与所有家庭所提供的协助、赞助的《圣经》、物质资源与精神鼓舞,他们完全没有理由逃避这些困难!

本杰明乐于独自执行任务,他觉得这样反而简单得多。前来应门者若看到他们是两个人,可能就会感到压力、局促不安。

但他也为玛格丽特担忧。

她的状态似乎在下滑,好像失去立足点般无法重新找回自己。

一如哥哥本杰明,父母也同意让玛格丽特中学毕业后继续读高中。今年是她就读高中社会科的第一年,然而与本杰明不同的是,她竟放任学校课业榨干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荒废课业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应该放任自己被课业榨干,让自己无法专注于更重要、更紧迫的精神课业。

更让父母担忧的是,她在学校认识许多世俗圈的女性朋友,甚至还包括男孩子,净花时间在这类朋友身上,聚会,嬉闹,玩乐。

她不应该费神在这些世俗的享乐与杂务上。人,非常容易失去专注力,无法全身心投注在重要的事务上。

就拿健身和锻炼这方面来说吧!父亲已经非常仔细地解释过,她为什么不应该去地铁锌矿场站上面那家健身房。她好几个同班同学都在那里健身,现在也想拉她进去瞧瞧。他耐心地倾听她的想法,然后针对每一个论点给出了答案。她想健身的想法遭到明确反对。

慑于父亲的论点与意志,玛格丽特最后不得不屈服。但她看起来可没被彻底说服。

她越来越常与父母吵架、斗嘴。本杰明选择站在父母这边,身为长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至少,这是为了她好。他为她感到非常担忧。她无法抗拒世俗的危险诱惑,离堕落越来越近了。

更危险的是,她似乎无法继续相信真理。

阳光直射在拥挤的布兰教堂街上。本杰明站在光线的稀疏缝隙间,聚精会神地研究笔记,想找出早先拜访这栋楼住户所留下的记录。

所有耶和华见证人会在教会的“王国厅”集会,他们会收到传道与执行任务时的教区地图,以及写在满布褶皱的小表格里关于过去拜访记录的观察心得与笔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是访谈是否成功、是否有人出来接待、在哪里吃了闭门羹、拜访后留下了哪些书籍、如何后续追踪,等等。

本杰明从未来过这一区,所以在进入屋内时,他先阅读了笔记。

每间公寓都有意义独特的缩写代号。比如H、30、EI,这代表:男性,30岁,不感兴趣。

通常,执行任务的见证人会将完全不感兴趣者与有再访可能者的信息写在教区小卡片上。本杰明甚至会在每层楼楼梯间的布告栏上暗藏自己的笔记,让之后接替他的见证人执行任务时更加方便。

和他一样,执行他称之为“救赎任务”的见证人们,为的就是解救人民于大洪水之中,引领他们登上代表救赎的挪亚方舟,带领他们回到耶和华的王国。

看过笔记后,他将纸条折好放回装着袖珍版《圣经》、手册与书籍的公文包内。他得将这些资料留给对教义感兴趣的人们。然后,他按下大门的密码。他从曾在此教区传道的见证人的笔记中得到的密码。

大门在他面前开启。

他走进屋内的黑暗中。

在本杰明进入高中前,他曾和双亲有过漫长的讨论,讨论高中教育的必要性。和父亲的讨论尤其深入。

其实,本杰明是否真的需要高中教育的确有待商榷。他们同是见证人的朋友从事的多半是体力工作,像清洁工、门房、大楼警卫或送报人。其中当然也有教师,甚至医生,但为数不多,而且他们多半在完成学业多年后才投入教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