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第2/4页)



  “有没有可能不是他的——骨血呢?”

  “如果不是,他干嘛要按时支付抚养费?”

  妈妈想了一会,说:“这个——不都是Simon说的吗?谁知道有没有撒谎?”

  “我觉得Simon不会撒谎,陶沙是他的好朋友,又住在一个城市,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在背后这样——编谎话,迟早会传到陶沙耳朵里去,那他们还有朋友做?”

  “也许Simon没撒谎,但他也没见过陶沙的——儿子,都是道听途说。”

  “这个我也想到了,但是Lucy是陶沙的老婆,就不是道听途说。”

  “但陶沙也说Lucy是Simon的老婆呢。”

  她发现这事真的成了人品大比拼,两个人各执一词,旁人无法鉴别谁在撒谎,只能从人品上突破,谁的人品好,就信谁的。但是人品又怎样评定?只能循环论证:谁在这个问题上撒了谎,谁的人品就不好。而谁的人品不好,谁就是在撒谎。

  这样证来证去,永远都证不清楚。

  她沮丧地说:“现在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搞清楚他们谁在撒谎了。”

  “你跟Simon饭都吃了,就没问他要Lucy的地址?”

  “要地址有什么用?难道我还能亲自跑到Lucy家去询问?”

  “你都回中国了,当然不能跑到美国来找Lucy询问。”

  她警惕地问:“那还能怎样?难道是你准备开车过去?我可对你说清楚了哈,我不许你一个人开车跑Lucy那里去,几个小时的车程,你又刚拿驾照没几天,开过去太危险了——”

  “我知道,但我们可以跟陶沙的汽车保险单核对一下,看地址是不是一样啊。”

  她惊喜地问:“你有他汽车的保险单?”

  “有啊,他都放在车里。”

  “你搜查他的车了?”

  “搜查什么呀?是他自己指给我看的。”

  “哇,他把他的汽车保险单都指给你看了?”

  “不指不行嘛。他说保险单都是放在车里的,万一发生了车祸,就要跟对方互换保险公司信息,还要打电话报警,没有警察记录,索赔就比较麻烦。”

  她不是太懂这些事,问:“那如果你开车出了车祸——我是说万一哈——保险公司会不会cover(理赔)呢?”

  “会的,如果保险公司不cover,我哪里敢开?这么好的车,随便擦一下刮一下,我就赔不起。”

  “他把这么好的车给你一个新手开,是不是就想等你赔不起的时候,好让你以身相许啊?”

  “别拿你妈开涮了,我们还是先想办法把他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吧。”

  “那你把他的保险单找出来看看,把地址告诉我,等我去找Simon核实。”

  妈妈到车里拿来保险单,把上面的地址念给她听了,她找了纸笔记录下来,对照着努力回忆Lucy的地址,感觉应该是一样的,但她没把握。

  她马上给Simon打电话:“不好意思,这么晚给你打电话。”

  “想我了吧?”

  “别开玩笑了,我找你有事。”

  “肯定还是陶沙的事。”

  她被他说中,有点尴尬,解释说:“主要是想把一些事情搞清楚。”

  “又是什么事情?”

  “还是Lucy的事。”

  “Lucy怎么了?”

  “你知道她的地址吗?”

  “我怎么会知道她的地址?”

  她提醒说:“你上次帮陶沙带东西给我,不是给过我她的地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