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的黄豆

化成千片的菩萨之脑,开启了一朵千叶之莲,正是六字大明咒最美丽的象征,我们是不是也能、也愿意、也祈求即使身体碎为微尘,还能坚持一朵清净莲花的自在盛放呢?

在西藏边境一个荒僻的山区,独居着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过世了,她独自住在小茅屋里,只以糌粑为食。

这位老婆婆由于境遇坎坷,觉得自己的罪业深重,就到处向人求教忏悔罪业的方法,有一天遇见一位路过的人教她念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om mani padme hom),就可以忏除罪业,结果她在回家的路上就把咒语记错了,念成“嗡嘛呢叭咪牛”,牛和吽的音当然相差很远了。

老婆婆为激励自己精勤念咒,准备了两个大碗,一碗放满黄豆,一碗空着,每念一句咒语就把一粒黄豆放到空碗里去,这样循环往复,从不停止地念了三十几年,到后来,她不必再用手拿黄豆了,只要一念“嗡嘛呢叭咪牛”,一粒黄豆就自动从这个碗跳跃到另外一个碗里。

老婆婆看到黄豆跳跃,知道自己修行得法,忏罪可期,非常高兴,念咒就更加精进了。

有一天,一位修行相当有成就的西藏喇嘛路过山区要到四川去,当他在荒山野地行走时,远远看见一间破陋的小茅屋,四周放射着金色的光明,喇嘛心中大为震动,心想:“我这次走过那么多地方,拜会过多少修行人,没有看过如此盛大的光明,这茅屋里一定住着一位得了道的高僧。”于是不惜放弃原来的路,向茅屋走来,想要参访这位得道的高人。

等他走到茅屋,看到只有一个老太婆,贫穷可怜、孤苦伶仃,一点也不像得道的样子,老婆婆见到喇嘛驾到,赶紧跪下来顶礼,口里还紧念着“嗡嘛呢叭咪牛”。

喇嘛心里非常纳闷刚刚见到的光明,就问道:“老太太,你在这里住多久了,只有你一个人住吗?”

老婆婆说:“只有我一个人住,已经三十几年了。”

喇嘛不禁感慨:“一个人住在这么荒僻的山里,很可怜啊!”

“不会不会,我自己在这里学佛修行,日子过得很好!”老婆婆说。

“你修些什么呢?”

老婆婆说:“我只是念一句‘嗡嘛呢叭咪牛’!”

喇嘛一听,不禁叹息一声说:“老太太,你错念了一个字,应该是嗡嘛呢叭咪吽,不是叭咪牛啊!”

老婆婆听了非常伤心,认为自己三十几年的工夫都白费了,忍不住难过落泪,但她马上止住眼泪向喇嘛顶礼说:“还好现在您告诉我,否则可能要一路错到底了。”

喇嘛告辞老婆婆后,继续未来的行程。

这时老婆婆坐在桌前照喇嘛教的“嗡嘛呢叭咪吽”重新起修,心思纷乱,碗里的黄豆也不再跳跃了。她边念六字大明咒,边流下懊悔的眼泪,悔恨自己浪费了三十年光阴。

喇嘛走远了,回头一看,小茅屋一片黑暗,竟看不到先前的赫赫光明。他十分震惊,转念一想:“糟了,是我害了她。”

于是,喇嘛赶紧走回茅屋,对老婆婆说:“我刚才教你念嗡嘛呢叭咪‘吽’是玩笑话!”

老婆婆说:“师父为什么要骗我呢?”

喇嘛说:“我只是试试你对三宝的诚心,发现你对我的话毫不怀疑,实在非常可贵。其实你原先念的咒完全正确,以后就照你原来的音去念就好了!”

老婆婆听了,高兴极了,赶紧跪下来拜:“谢天谢地,我三十年的工夫不是白做了。”

喇嘛告辞以后,老太婆一念嗡嘛呢叭咪“牛”,黄豆又跳了起来。

喇嘛走到山顶上,再一次回头看茅屋,茅屋上的光明炽亮,威赫灿然,比原来还要更盛。

这是佛教里流行甚广的故事,我稍微重新整理,记得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内心非常感动,它说明咒音虽然是重要的,但强大的信心与专一的意念比咒音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