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诸葛亮让给谁(第2/2页)

二月河小小的,在学术界算不上个角儿。我也不敢随便怀疑别人从这件事上得了什么实惠,或者简洁地说收了什么颜色的包儿。由我自身的经历,过去傻乎乎的,从来都以为那众位评论家以及学问家(到现在我起码不怀疑他们的“水平”)所居的殿堂里的还真是个什么“家”:必定或清瘦或丰满,银丝皓发童颜韶色;或仰仰在沙发客厅,或奔走于异国他乡;或教带一群博士硕士莘莘学子,或挥洒自如于科研实验;都那么渊亭岳峙,那么道貌岸然,倘看他们资料,也都一个个辉煌不可逼视。

看来还真叫小二说中了。“有×能使鬼推磨”。有“工作”能使“学者专家”推磨。学者而云,专家而云,鬼而云,其同也乎?“聊斋”蒲先生也有套语侃调“胸中正,则眸子正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没焉”。诸葛亮的“学术问题”不论。问题在于这个学术心理阴暗得真可以。

但我刚刚开了点窍儿,笨得到现在才晓得,原来只要“做工作”,南阳便可以属襄阳。

若非胸中不正,那就是昏了头了。通过人家“做工作”,突然发现争论一千多年没弄明的事的底蕴,“订正”(天晓得是订正了还是订邪了)了去。不惜误人子弟,传伪道,授伪业,造新惑。听起来也真骇人。

现在不能谈“南阳人的感情”如何如何。假如人家真的发现了什么新的佐证,铁证如山放那儿,诸葛亮的饭碗农具在彼出土了,南阳人急煞怒煞的没用。得尊重事实,老老实实服从就是。问题的实质是“做工作”,拼实力,凭什么用投资量解决学术之争?南阳人骂你两句“直娘贼”,恐怕学术界的某些人也得忍气吞声受了。

学界的主骚坛领袖,二月河倒有一个小小的条陈谨告。好先生们不必再去研究古地图、地形地貌沿革了,回过头来念念《三字经》,学习一下中华文明传承美德,似乎更必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