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5页)

张大海道:“宋队长,你也知道,昨天晚上下了大雨,今早报案群众也在门口围观过,有价值的痕迹不多。”

宋文没听他的忽悠,想了想道:“不对。昨晚下了雨,门口那个地方泥土潮湿,地势比较高,更容易留下脚印。而且凶手想要在门上安置电线,需要离门的百叶很近,那个角度应该是个死角,围观的群众是不会踩到那里的。”

宋文说着话走到门口蹲下身,看到那个位置有两个叠在一起的脚印,上面的一个脚印花纹较为明显,宋文看着十分眼熟,然后他略带了怒气,转头看向张大海,“张队,这是你的鞋印吧。”

张大海一看,果然和自己踩出的脚印如出一辙,一张大脸腾就红了,“啊,那个……这个……大概是我早上看电线的时候没有注意……”

张大海夸下海口说现场保护完好,结果一上来就被林修然和宋文挑了刺儿,还毁掉了重要的物证,不亚于被当面扇了两个耳光。他之前理所当然地把院子里当作了案发现场,完全没有仔细去想,其实凶手根本没有进来,只在门口停留过。

宋文虽气,但是也对这个情况毫无办法。大家都知道要保护现场,可是现实中,现场经常会被报案人或者是先赶来的群众破坏,这会对后期的侦破造成困难。眼前脚印的前脚掌部分被张大海破坏过,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只有个脚跟还留在外面。

宋文抬头问:“这边拍照了吗?”

张大海这才如梦初醒,叫了物证去拍照,又让他下面的小刑警,去提取测量脚印。

看着几个人慌乱的身影,工作狂宋队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这群猪队友真的是有点带不动。

陆司语走过来看了一眼那被破坏的物证:“至少后面还有半个鞋印,先拍了吧,可以做部分的足印甄别。”他眨了眨眼睛,努力用视觉把那两个脚印剥离,过了片刻又开口说,“这脚印大约是43码,厚底,脚跟处有波浪花纹,由此可以判断,接电线的是位男性,身高180左右,根据两个脚印的位置看,这人的站姿有点脚尖内扣。”

张大海虽然有点糊涂,但是也知道脚印的重要性,挠了挠头道:“我听说省警校有个专家,单凭脚印就可以判断是谁不是谁的,特别神奇。”

陆司语抬头看他一眼,淡然开口道:“你说的大概是我导师。”

每个人的脚印是最基本的行为特征之一,和人的年龄,体重,身高,甚至过往经历都有关系,这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同样的,即便是穿着一样的鞋,也留不下两个完全一致的脚印。吴青当年退居二线以后,对脚印、血迹等一系列犯罪现场的证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发表了数篇论文。陆司语跟着他学习相关的刑侦技术,也得益了不少。

张大海冲着陆司语和陪了个笑脸:“名师出高徒,那这案子应该很快就能破了。”

陆司语没理他,拿着相机连续按下快门。

“扩大搜索的范围,看看村子里的其他的地方还有没有类似的脚印。下午可以圈定嫌疑人,一个一个穿着类似的鞋来试,看看是否是同一人。”宋文看了看现场又叮嘱道:“你们等下通了电,测下门上带电时候的电流和电压,测的时候千万注意安全,等测完了,你们再小心拆下来,查看下电线是从哪里接出来的,什么牌子,长度多少,上面有些什么信息。”

张大海咬着牙点点头,他所在的鹿宁县,一年也就几起凶杀案,大部分还是情节比较简单的,要么是有目击证人,要么是激情杀人,要不是这案子死亡人数众多,又透着诡异,也不至于把宋文他们叫来。

张大海在这地界里蛮横惯了,谁都尊称他一声张警官,现在叫来的这刑警队长干起事情来雷厉风行,完全不顾他的颜面,弄得他又气又恨,但是表面上又得听着宋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