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博弈(三更)(第2/3页)

“早就听说王妃在南边置办了好几座庄子,没想到还置办了茶山。”

顾玖提起茶壶添水,她不急不缓地说道:“前几年南边干旱,茶叶数量品质双双下降,还卖不上价格。不少茶商经营困难,不得不变卖资产度过难关。正好那时候我手头上有点闲钱,就买了两座茶山,雇人种茶采茶。茶叶这行当,看似利润惊人,实则投入巨大。胜在能为当地大部分人口提供工作机会,让当地小民赚一份辛苦钱。”

“王妃做生意,似乎总能考虑到用工问题。”

顾玖轻声一笑:“一个市场,光是靠世家贵族,根本支撑不起来。只有当小民手中有了钱,舍得花钱消费的时候,市场才会越做越大,收益才会越来越高。无论是茶叶,还是肉菜,亦或是布匹,都靠走量。量,需要人口支撑。同理,朝廷要收税,也得指望着小民手中有粮有钱。毕竟朝廷没本事从世家贵族手中收取一文钱的税收。”

这话太打脸。

陆大人轻咳两声,“收税弊端,乃是几百年上千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顾玖笑了笑,“道理我都明白。太祖建国,需要世家支持,所以默许世家照老规矩不用缴税,默认世家可以囤积田地,蓄养奴婢。好处是,大周朝江山稳固,一切反对势力灰飞烟灭。坏处就是,时日一长,必将拖垮朝廷财政。当发生战争,灾荒,朝廷弊病积重难返,内忧外患,王朝江山走向末路。这也是任何王朝逃不了三百年命运的根本原因。”

总结起来,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巨大。

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造反,寻求一条出路。

陆大人神情凝重,“王妃可有良策?”

“大人不是已经看见了吗?既然动不了世家贵族的利益,那就想办法给小民一条活路,让小民多一条生财之道。”

顾玖似笑非笑地看着陆大人。

陆大人扬眉,“本官没想到王妃会交浅言深。”

顾玖笑了笑,说道:“虽说我与大人来往不多,但是大人的人品我信得过。即便大人将这番话告诉陛下,我也无需担心。陛下一直都知道我在做什么。”

“所以王妃的产业能够迅速扩张,一直不曾受到朝廷的打压。”

“本王妃不光是在做生意,更是在解小民之困。朝廷有什么理由打压我名下的产业?”

陆大人笑了起来,“山河书院出版的《山河书院报》,常常刊登一些犯忌讳的文章,却从未受到报业司打压。显然也是因为山河书院秉持免费办学,深得陛下之意。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仅惠及广大学子,也为王妃免了灾祸。”

顾玖抿唇一笑,“陆大人看得深远,本王妃似乎无法反驳。”

陆大人挑眉,“夫人办山河书院,果然是为了免灾祸?”

“准确的说办书院一举多得。既可以免灾祸,还能发掘人才,为孩子提供一个理想的读书场所。”

“然而每年都要花费百万两巨款。”

“值得!”

陆大人连连摇头,“要有多大的回报,每年百万两的投入才算‘值得’?与其说是在发掘人才,不如说是在储备人才。”

顾玖给茶杯里添满水,“大人今日上门,是为了讨伐本王妃吗?”

陆大人再次摇头,“本官是在评估王妃到底有多大的野心。”

“哦?那么斗胆问一声,大人有答案了吗?”

“王妃是在颠覆王朝。”陆大人掷地有声地说道,“比起兵造反的反贼,危害更大。”

“非也!”

顾玖面色镇定,并没有被陆大人的话吓住。

“王朝在延续前朝的旧路,而我则在试图寻找一条新路。”

“你的新路,有可能将王朝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本王妃记得,当初大人在陛下面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大人明明说过,可以尝试一条新路。为何今日又变得固执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