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猴骨(第2/3页)

待岩洞里的尘埃落定,劳月打开了强光探照灯,但是岩洞里的通道出现了弯曲,即便探照灯能照很远,但碰到了拐弯处也得打道回府。这条通道两派堆积了许多黄黑色的骨头,骨头没有一具是成形的,全都已经碎得看不出原来的骨架形状。通道的中间有条地下河,比起地面的小河要宽很多,起码有四米多宽,光线被水波反弹,很难看清楚水底有没有鱼。岩洞的石壁上还有许多小石柱,有些甚至从河里升起,有如海中的珊瑚一般。岩洞顶上有很多植物根茎,有些比较长的掉进了水里,人走过去时被它们挠得脖子痒痒的。

黄千山想看清楚岩洞通道里的情况,但又发觉双脚的冰冷渐渐退去,等他低头一看才发现方石又高出了水面,水无法漫过石头了。黄千山琢磨着,难道是枯水期到了,水量不够,所以才涨了一点就回落了?没等黄千山弄明白,劳月就说赶快跳到岸上,这块石头又要升到地面上了。

“这么快就关门赶人,那我们回来时怎么从这里爬上去?”黄千山跳到岸上后,抬头看着慢慢升起的方石。

梁小玉拍拍身上的灰尘,对黄千山说:“村民说了,回来时敲敲下面的石头出口又会出现的。”

顾长天上岸后,他就惊叹道:“岸边堆满了黄骨,你们看看,这是不是人的骨头?肯定是了,这里有好多骷髅头!”

蔡敏敏不觉得奇怪,她也不害怕,只听她说:“这里有古虢国的古墓,当然会有殉葬坑了。”

通道边的两岸对了太多的骨头,所以能站的位置不多,郝大力身形较大,索性直接踩进骨堆里。黄千山看见郝大力踩进骨堆里,他就赶紧叫郝大力出来,说这是对死者的不敬,搞不好弄得先人不高兴,直接把岩洞震一震,就把他们给埋了。劳月也赞同地点头,她说尸骨留了千年,也许上面有病菌,万一刮伤了,人体就会被感染。

黄千山觉得殉葬道里的骨头不对劲,于是捡起一块使劲地嗅了嗅,梁小玉看见后眼睛瞪得大大的,还以为黄千山有闻尸骨的癖好。黄千山闻了以后,又看了看骨头的质地,然后他说这些不是人骨,而是猴骨。其他人正想问黄千山为什么肯定是猴骨,他就先说猴骨本是一种中药,可惜过了千年药味已散尽,加之水气侵蚀,所以猴骨的药味没了。

黄千山小时候听闻不少稀奇中药,猴骨这种中药的制作方法独特,需要先将材料锯成段置水中浸泡烂20天左右,任何除去残肉洗净,再用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取出后日晒夜露至无腥臭味。这还没成,接着还得用砂拌炒至黄色,跟着筛去砂子,趁热投入米醋中淬之,待吸透后取出晾干方成中药。猴骨是治疗小儿麻痹的中药,还能祛风除湿,镇惊截疟。可是,终因猴子日渐稀少,制作过程复杂,逐渐地猴骨也淡出了中药市场。

“那这里堆了这么多猴骨,岂不是杀了很多猴子?”郝大力踩在骨堆里叹息道。

“殉葬嘛,当然得多一点儿了,我倒不是惊讶杀了很多猴子。”黄千山看着两岸的猴骨,困惑地说,“既然是殉葬之用,杀了扔在这里即可,为什么要做成猴骨,这期间多了很多工序,看来古墓主人的心思不是常人能揣测的。”

“难道是古墓里的女王从小就有小儿麻痹症,所以死了就带着成千上万的猴骨到阴间继续用,把小儿麻痹症治好?”郝大力笑着说。

劳月对中药不是很熟悉,她也想不透岩洞里为什么堆满猴骨,但看见郝大力还踩在猴骨里就说:“大力,快出来,就算没有病菌在上面,也许骨堆里面有蛇呢。”

梁小玉看见郝大力还是不肯出来,于是就说:“大力快出来,有东西要砸下来了!”

黄千山本以为梁小玉唬人,但他马上发现岩洞通道的两旁长满了石球,有一个石球就挂着岩壁上,此刻正摇摇欲坠,这个石球刚好挂在郝大力的头上。郝大力发觉头上掉了很多碎石,他仰头一望吓得马上扑出骨堆,他后脚刚迈石球就砸了下来。石球砸下来的力道很大,骨堆里的黄骨被砸得飞起来,石球在骨堆里弹了几下就扑通一声滚进了地下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