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泥土里的空洞(第3/4页)

劳月刚才一直在叫郝大力,是因为药品在郝大力的包里,雄黄也在其中,可是郝大力走在前面,不方便停下来。山缝的出口就差十几步了,郝大力他们已经到了出口,站在山涧的底下。劳月见火势阻挡了青鳞小蛇,她就不再追喊郝大力,只等下去时让众人抹上雄黄药水,以避虫蛇。

“阿月,没事吧?”顾长天见劳月没下来,他又折回找寻。

“没事,蛇暂时被堵住了,你先看这些土里的空洞。”劳月暗暗惊喜,似乎发现了重要的线索。

黄千山早觉黄土里的空洞有古怪,看着有种熟悉的感觉,他刚才也踩破了一个空洞,此时再用力踩了几下,空洞竟呈现出一个人的形状。空洞里有红、黑、绿色等漆色,黄千山凝望片刻,马上想了起来,他见过这东西。

话说,陕西韩城梁带村有一片周代墓地,6月9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2005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在这天直播了韩城古墓发掘现场。黄千山也去了现场,还给外国友人做了翻译,在那里他见过类似的泥土空洞。当时,西周墓地里出土了很多古物,尤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甲”字型大墓中出土了4个木俑,那是迄今为止这国发现最早的俑,比秦始皇兵马俑早600多年。

可是,西周古墓已有2800年的历史,木已腐朽成灰,何以发现木俑?

黄千山自然不清楚,但是因为要解说这一原因,一位考古教授提前给过他一份资料,这样方便他做翻译。资料上说,木俑入土时身上是用彩漆描绘的,虽然木头天长日久已化朽成灰,然而彩漆的漆皮是难以腐朽的。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在墓室四角发现了红、黑的漆色,这些漆保存尚好,并紧贴在木朽后灌入的泥浆而形成的泥块上。木俑腐朽后,在黄土中形成了空洞,考古工作者向空洞里注以石膏,然后小心翼翼地剥刷掉俑体上的泥土,于是栩栩如生、带有彩漆的木俑就显露出来了。

劳月和顾长天都是有经验的人,黄千山刚想起当年的翻译往事,劳月他们就已经将这事给推理出来。目前发现古墓里有木俑的只有西周时候的古墓,因为到了那以后,生产力有了进步,出现了诸如青铜人俑之类的东西,木俑自然就被淘汰了。劳月说,河南属于西周的诸侯封国,当时的诸侯封国叫古虢国。不过,历史上存在过几个古虢国,现在的历史学家也分不清楚究竟有哪几个,又有多少个。

“这么说山里有古墓?”顾长天惊喜地说,“难道移山的人是想挖古墓?”

“有可能,这里的木俑恐怕只是点缀性的殉葬坑。”劳月若有所思,她说,“如此说来,手稿上说的移山之事,应是西周以后的人干的。”

“不知道山中大墓还在不在?”顾长天担心地说。

“放心,古墓没有脚,跑不掉的。”黄千山回头看了一眼即将熄灭的火,说道,“先出去吧,要不青蛇就要扑上来了。”

黄千山跟着劳月和顾长天往山缝的出口走,他有点担心,因为手稿的内容不像是在说盗墓之事。可惜最后一部分无法翻译,他不禁地怀疑,西周的古虢国真有一座古墓在山里头吗?青鳞小蛇等火灭了以后,它们没有追来,也许是因为余温仍在,它们不敢触碰火烧过的地方。

出了山缝,黄千山来到了山涧底下,他往上一瞅,有一种一线天的感觉。山壁上长满了野树,野树不时地掉下枯叶,枯叶在空中飞舞,好像是秋天一样,虽然现在是夏天。山涧底下有条河水,河水青黑,不知深浅,水中有小鱼游动,但鱼身上都是些奇怪的颜色。另一条山缝虽然是在对面,但并不是黄千山他们所在的对面,还必须追溯而上一百多米才能看见另一条山缝的入口。

劳月担心山涧下也有虫蛇,于是叫郝大力将背包拿下,把里面的雄黄药水取出。没想到梁小玉正在擦汗,她仰头看见不远处有一只青鳞小蛇盘在树枝上,吓了她一跳,结果往后一退,把正在放下背包的郝大力撞个正着。郝大力没有站稳,扑通一声,掉进了山涧的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