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后路(第3/4页)

孔南琴小小惊讶:“是热风全资投入的电影?”

“是。”

孔南琴捧场道:“看来仰总对这个项目一定很有信心。”

面上四平八稳地笑着,孔南琴内心却翻起波澜。

仰雪风的眼光好到毒辣,这是业内公认的。

虽然近几年,热风受规模影响,投资的都是几百万的小成本电影,也没有产生过爆款,但绝大部分电影都有翻成本十几倍、几十倍的票房成绩,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让人很眼红了。

而且热风的投资有一个规律,对于他们比较看好的电影项目,他们会只参与部分投资,再拉来其他的投资商,对冲风险。而对于他们十分看好、认为一定能回本赚钱的电影,热风则是独自投资,将项目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或许有人认为仰雪风过于自大了,他怎么有信心一定不会亏本。

但孔南琴却很看好仰雪风,偌大的中国,人才济济,好导演不缺,好剧本不缺,好的团队也不缺,缺的只是一个有艺术审美和过得去的良心的主导者,让好的东西和人都各司其职,发挥各自合适的能力。

仰雪风在电影上的审美造诣、对电影的良心追求,和热风总经理的身份,能让他成为最佳的主导者。

这样的人领导下的电影项目,绝不会不及格。

正如热风在大众中逐渐形成的默契印象:如果感到无聊,不如随便点开热风自制视频库里的一部影视剧,打发一下时间绝对是过瘾的,要是运气好,还能淘到让人惊艳的作品。总之,不会让人感到失望和空洞。

在电影院也是如此,有热风参与投资的电影,看了,不说多么好,总不会让人觉得两个小时如坐针毡。而这样的合格影片,恰恰是支撑起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

热风独自投资的,仰雪风极度看好的,拉来姜吹雨做主演,还要趁《念秧》播出后姜吹雨人气最火的时候上映,这几个要素组合在一起,让孔南琴内心升起一股热火。

仰雪风看着她,笑道:“我是挺看好,就是女主角的人选让我头疼了好久。你也知道,热风投资的电影向来负担不起片酬太高的演员,要不是吹雨和我是老同学,我也拉不来他当男主角。而演技好、长相好、片酬我们承受得起的年轻女演员,并不是没有,只是太难找了,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姜吹雨全程微笑,虽然不知道仰雪风在说什么,但他只要配合就好了。

孔南琴闻言一笑:“是挺难找。”

仰雪风作势自嘲地笑几声:“其实我心中就有一个最佳人选,我很期待孔小姐和吹雨的合作,不过孔小姐是影后,片酬不低,我们电影总成本也才不到五百万,请不起啊。”

仰雪风率先抛出橄榄枝,孔南琴自然而然地接过:“我的片酬视电影本身的档次决定,有的电影出再高的价我也不接,有的电影,让我零片酬我也甘愿。”

仰雪风哈哈一笑,你来我往几句,气氛友好,几乎是达成某种共识,已经到了要再另约时间谈具体的阶段了。

末了,仰雪风说:“不如我们拍张合照发微博试下水?不用太明确,话不说死,主要考虑到要是孔小姐觉得不合适,或者对剧本不满意,一切就还有后退的余地。这样吧,孔小姐可以稍稍夸一下吹雨,看两边的粉丝有没有期待你们合作大荧幕的,我们好根据他们的反馈进一步调整计划。”

孔南琴想了想说:“行。”

现在就光明正大地发同框合照,其实意味着她短时间内没法贴着姜吹雨炒地下恋情。但和一部注定会爆的电影比起来,炒作就显得下乘了,况且要是和姜吹雨同演一部电影,恋情还有更多机会去炒。孔南琴只思考了几秒就下了决定。

三人拍了一张表面十分和谐的合照,姜吹雨在仰雪风的指导下先发微博:和仰总@仰雪风谈一些合作,偶遇孔小姐@孔南琴,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