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5页)

那之前他的种种猜测都要推翻了!

费秘书长十分感激的冲李市长笑了笑,说道,“多谢领导指点!”

李市长笑而不语。

所以费秘书长匆匆赶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为赵珍珍接风。

费秘书长冷眼观察了几天,发现自己的确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他看来,赵珍珍的综合能力的确很不错,才来没几天,就把部门除了他和宁秘书之外的人都收服了。

江大姐一口一个赵秘书长,叫得那个亲热劲儿简直没眼看,季秘书负责的系列稿子被她送上去了,陈市长特批,刊登在了平城晚报上。

这个系列的主题就是修路对平城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季秘书选择了五个身份不同的人,分别是环卫工,纺织工,医生,农民和教师,写了五个十分感人的小故事。

季秘书为此大大露了脸,对赵珍珍的任何吩咐都是乐得屁颠屁颠的去办。

崔秘书更不用说,简直就是赵珍珍的小跟班。

好在费秘书长这人圆滑世故,格局也比宁秘书大得多,并没有在意这些事情,然而他不在意,有人在意了。

这个人就是宁秘书。

宁秘书现在学乖了,不但不会跟着赵珍珍对着干了,副秘书长吩咐他做的事儿,他都是尽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然而即便如此,在工作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矛盾。

事情还要从发言稿说起,陈市长的发言稿以前都是宁秘书来写的,但自从赵珍珍写过一次后,陈友松觉得换个人,换个风格也不错,就吩咐以后他的发言稿都由赵珍珍来写。

这件事在陈市长那里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对于赵珍珍来说,压力不是一般的大,现在她每天上班来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一下最近两天的会议安排。

而且现在她出的稿子,陈市长不像第一次那么好打发了,很少有第一稿就能通过的时候,往往都要至少改上两三遍。

为此赵珍珍整天都在琢磨如何写好发言稿,经常从档案室借来很多资料,不但上班的时候抽空看,下班了还会拿回家。

好在陈市长需要的发言稿并不多,很多时候他都是脱稿发言的。

即便如此,宁秘书心里也很难受了,他现在手头上事情不多,系列稿被崔秘书分走了一个,陈市长的发言稿完全不用他管,费秘书长倒是给他安排了李市长和罗市长的发言稿,但他写的稿子,竟然不能一次通过。

这让宁秘书很郁闷,以前的时候他写陈市长的稿子都是一次过的呢。

反而是一直不如他的季秘书,写的稿子更受李罗二位市长的欢迎,一次准过。

这很打击他的自信心。

宁秘书一直觉得的自己或许不是当官儿的料,但论起来写文章,一般人根本比不了他啊。

费秘书长自然察觉到他的情绪不对了,然而最近他自己也很忙,作为市府的秘书长,他的工作范畴不是写写稿子或者准备会议现场那么简单,市里很多的会议是需要他参与的,他除了组织主持会议,对市里的各项政策都要熟悉并且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了在陈市长和其他市级领导面前有个好印象,费秘书长最近都在琢磨这些大事儿,根本无暇去管老同学。

其实他和宁乐山在学校里关系很一般,一起工作这么多年感情当然是有的,但却很难称得上是志谋相合。

他们入仕的人没有不想升官儿的,宁乐山也不例外,然而宁乐山和他不一样,他是拼尽全力琢磨官场上的事情,宁乐山却是一方面很想升迁,一方面不为之做出任何努力,除了十分热忱写稿子之外。

宁秘书自然感觉得了费秘书长的冷落,心情就更加低落了。

“宁秘书,你今天不忙吧?”赵珍珍拿着稿子从陈市长办公室回来,因为史无前例的一次过稿,心情十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