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YBCO带材(第3/3页)

其实传统电缆十三倍的价格对于市场来说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但问题是能源大会一开,大家伙心理对超导电缆的成本价都是心知肚明了。

明明只有三倍,你偏偏定价十三倍,整整三倍有余的利润,要不要那么黑!难道要安特吉一家家上门解释,这不是我的错,上游供应商价格波动大,这显然不可能嘛。

这定价一出去,安特吉恐怕要把全球能源公司得罪个遍。

而在商场上,你真把同行得罪光了,就离关门不远了。

乔治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件大好事,为啥弄到后面就成个□□了。

为着这事,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这不,林易前脚刚进门,他后脚就跟来了。

“YBCO带材价格区间这么大?”林易眉头微微皱起。

“对,也是我们评估部门的失误,只问对方要了当时的价格,却没想到……”乔治苦笑,谁能想要一种非稀缺原材料产品的价格波动会这么大。

“主要是政策原因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美国人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州政府对YBCO这种耗能污染严重的企业有产能限制,产能限制加上技术不成熟,产品合格率不稳定,就造成了价格忽高忽低。

“那换个地方建厂呢?”林易摸着自己的下巴开口道。

“换个地方建厂?这也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不对,您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建厂?”乔治一连懵,他们安特吉是能源公司,电缆厂吧是自产自销,本来就有,倒不奇怪。

但化工厂……

乔治觉得,等到董事会那群老古董讨论出结果,大概黄花菜已经凉了。

“乔治先生,您误会了,你是‘我们’而是‘我’。”林易指了指自己。

电缆厂项目和安特吉合作,是看重安特吉电缆厂的基础,这化工厂就不同了,安特吉又没有化工厂,他为什么要给他们分一杯羹。

“政策不允许,技术水平也不成熟,那些化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有没有厂家想要出手的,乔治先生能不能帮忙打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