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思维孤独(2)(第3/4页)

环、唇环,我在欧洲常常看到,尤其英国最多,英国的庞克区裡,可以看到一身都是环的人。但是他讲的这叁个地方,是「妈妈看不到的地方」,也是一般人看不见的,那麼他穿环的意义何在?

穿环是一种比刺青更明显的,对自己身体的暴力回忆。绝对会痛,為什麼长久以来保留在人类的行為中?不只是在非洲部落、澳洲部落,而是在最文明的纽约、伦敦、巴黎,这些最好的家庭、最有教养的家庭,最文明的年轻人也开始穿环,意义是什麼?当我们从美学、从人类行為学的角度看暴力问题时,真的不敢随便下判断、下结论。

我想,很少会有父母师长鼓励孩子,去跟飆车的人、刺青的人、穿环的人进行对话。我们的思维没有办法进行,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族群与族群之间,划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不一定是代沟,同年纪不同领域的人也有很远的距离,互相不了解。领域跟领域之间的不能沟通,使得社会没有办法进行思辨。因為思维的起点,就是大家对一件事物有「共识」,即使角度不同,但焦点是在同一件事上,而不是各说各话。

例如在我这个年龄层的人,工作生活都很少需要用到网路,而我不上网的话,就不会看到在BBS站裡,年轻人发表的文章。当我读到这些过去完全不知道的资讯时,我已经跨到另一个领域了。如果我不上网,我不会知道我的学生裡,是不是也有人在「妈妈看不到的地方」穿了环、刺了青?他们不会告诉我,因為我作為「教师」的角色,已经被他限定為「反对者」,所以他们不会找我讨论。如此一来,我和他对於刺青这件事的思维就不能进行。

在台湾,这种现象很普遍,因為角色被限定了,而失去讨论的空间。我觉得这不完全是代沟的问题,而可能是因為我们不重视思维的过程,直接下了结论,这种切断性的鸿沟是造成思维孤独一个很大的原因。

哲学的起点是怀疑

哲学在检视思维,但不是读哲学的人就叫作有思维。我一直觉得,在大学裡面读哲学系,可能读了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基督教哲学、西洋哲学‥‥这些只能称為读书,不叫哲学。

我们会觉得庄子读了很多前人的哲学吗?好像不是。他只是在思考到底是爬在泥土裡的乌龟比较快乐,还是被抓起来杀掉后,装在黄金製成的盒子裡,摆在皇宫裡供着的乌龟比较快乐?我觉得这才是哲学。

哲学是面对现象的思考。如果你读很多庄子的寓言故事,却不能分析你当前的现象,我不觉得这是哲学。希腊所谓的philosophy,哲学,是「爱智」的意思。热爱智慧、热爱思辨叫作哲学,如果你只是读别人讲过的东西,本身没有思辨,只是继承或模仿别人的想法,就不能称之為哲学。

因為,哲学的起点是怀疑。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句话对不对?我应该想想看,从正面想、从反面想,最后即使我同意孔子说的是对的,可是我有过一个思辨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我就照做,它就不叫哲学,也不叫作思维。

在台湾,每一天都有许多事件挑战着我们的思维能力。新闻报导某署长在KTV裡疑似亲吻了另一个人,你是否开始去思维这个事情?还是媒体已经暴力到你觉得理所当然就是如此。如果人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它就是一个暴力,而这个暴力没有思考。等到真相水落石出,所有人都不敢讲话,吓了一大跳,心想:「我那天怎麼会相信这个人一定做了这件事情?」

我们很容易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因為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都愈来愈弱,甚至到最后乾脆说:「大家都这样讲的话,我就这样讲吧,我就是缺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