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第3/8页)

林濛此刻正坐在朴穹灿旁边的椅子上,现在场内正在拍的是《西山》里最为核心的核心剧情。

洪流正在旁边走来走去,酝酿着情绪,他很早就开始演戏,演技也被圈里不少人夸奖过。

可在《西山上的少年和少女》应该是在他还算得上丰富的履历上,拍得最为艰难的一部了,而且是越往后拍,他遇到的难关越多。

少年阿丑,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这也和当地的环境有关,当地闭塞,重男轻女的情况严重,事实上少女阿年如果不是遇到阿丑,她也许就和这西山上的所有人一样,过着重复的生活。

演技无论是方法派还是体验派,都需要对角色的理解。

而洪流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他理解不了角色。

对于洪流而言,阿丑这个角色,实在是太遥远了,无论是经济条件、阶级、思维,都相差太远太远。

朴穹灿给洪流讲过很多次戏,甚至亲身示教,可无论怎么费尽努力,这感觉就是不对,这两天朴穹灿和洪流两个,几乎都要到崩溃边缘了。

“林总……”朴穹灿抓着头发,感觉很愧疚,他已经耽搁了好几天的拍摄日程。

按照这个进度下去,没准等综艺和纪录片都完工,他的电影才强强拍摄结束。

“没事。”林濛安抚地拍了拍朴穹灿,她的心态倒是很好。

拍戏哪有顺风顺水的?而且这部剧的角色,确实对于演员来说是个难关。

事实上反而越是想象中的角色,越是好拍。

比如之前拍《登仙路》时,朱旭芳导演要的只有“感觉”,仙有仙气、魔有魔气、人类有不屈服于天地之气,整体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基本就差不离。

毕竟观众对于这种现实并不存在的角色,也是只有着一个非常大概的理解和想法的。

而像是《山后有山》这种生活剧,或是这次拍摄的这部《西山》,当演员扮演的是实际中可能存在的角色时,更多的人,就会以评估的眼神去看。

一旦拍得和他们想的不一样,或者是和剧本里的角色产生违和感、偏差感,得,就完了。

“你说,洪流什么时候能开窍?”朴穹灿也是心急,这部戏文戏多,一旦主演无法进入状态,那对于这部电影就是毁灭性打击。

可他也没有其他选择了,当时的试镜录像他都看过了,选人可不单看人气,洪流已经算里头演戏经验最丰富的的了。

远远地洪流伸出手做了个示意,他刚刚申请了休息五分钟,现在已经调整完毕。

朴穹灿点点头,示意开始,剧组人员又一齐投入了运作。

隔着监视屏,林濛看着洪流的表现。

拍摄的这段,是青年时期的阿丑,刚上高中不久,比他更大了一岁的阿年才读高二,被家里的长辈逼着辍学不念了。

九年义务教育,还让阿年多读了两年,这在村子里的人看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再让她往上读,那就是傻缺中的傻缺了,毕竟在西山这,多读书除了多花钱以外没什么用处。

阿丑不甘心,扯着阿年去问,他并不服气这种做法,读书都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说放弃就放弃,而后就是一场争论。

“叔,你让阿年读书,她读书了以后去大城市工作,就能多赚钱了!”

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的老叔忽然笑了,露出一口白牙:“赚什么钱?”

“赚很多很多的钱,起大房子,吃好吃的,过好日子!”

老叔看过去,眼神像是在看个傻子:“要这些做什么?我们现在不好吗?你怎么不去问问,那么多人出去了都赚不了钱。”

阿丑怎么劝,老叔都没有半点动摇的意思,他最后慢悠悠地翻了个身:“我们现在过得多好?政府养着我们哩!”

好在哪?阿丑想不明白,在这每天种田种菜——还不是辛苦的那种,每个人都估量得精确,只种出自己的口粮分量,然后剩余的漫长时间,就在着打牌、聊天,永远也不知道奋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