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诞树 开球 皮夹克男人(第2/26页)

光平打算上午参加葬礼,下午去青木上班,没想到午饭后还剩余一些时间。光平站在房间中央思索片刻,伸手拿起了放在桌上的那本《科学·纪实》创刊号。

他把广美留下的这个奇怪的遗物装进兜里,来到大学的研究室,不是他自己所学的机械工学专业的研究室,而是他念书时从未去过的地方。墙壁上贴着一块崭新的牌子,上面写着“信息工学专业”,隐隐透着研究最尖端学问的自负。

光平在其中一个研究室见了学生时代的朋友。高中起二人就结伴,上大学后虽然专业不同,却经常在一起玩。这个朋友网球打得很好,人长得也帅,深受女孩欢迎,如果办个联谊会,他肯定会成为主角。

“嘿,我刚想喘口气呢。”光平的朋友从被计算机包围的座位上欠欠身,说道。放在一旁的小音响合成器正用酷似钢琴的声音播放着肖邦的曲子。

“真厉害!”光平感叹道。

“只是作为信息源的女子的琴艺还差点火候。”朋友把音量调低,“只能让人听到这种程度的声音。如果有可能,真想把布宁等人给请来啊。”

“能完全复制吗?”光平问。

“可以做到完美复制。”朋友回答,“不只是完全按照乐谱发音,就连提供信息源的钢琴家的触键方法都能完全复制。”

“可是这样就没个性了啊。”

“个性也能复制。”朋友自信满满地说。

光平没再继续回应,而是把带来的杂志递给朋友。他饶有兴味地浏览了一遍,哼了一声。“你知道一家叫中央电子的公司吧?”光平问。

“了解一点。”朋友点点头。

“有个曾在那里工作过的人对这本杂志里的报道似乎很感兴趣,你猜会是哪篇报道?”

朋友皱起眉,抬头看着光平。“真是奇怪的问题。”

“我也知道奇怪,但我就是想知道。”

朋友盯着目录,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来。“从结论上说肯定没法确定。不过如果是计算机公司的人,应该对所有的计算机相关报道都很感兴趣。”

“你就不能压缩一下范围?”

“如果说可能性较大的,”朋友指着目录,“恐怕还是人工智能,像自动翻译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翻译电话之类。因为这些很有希望形成国际新兴市场,也有很多未开发的部分。”

“中央电子也致力这些领域?”

“毕竟都是计算机公司。不过跟其他公司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感觉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

“这里的内容有没有让你特别在意的,比如觉得奇怪或是疑惑的报道?”

朋友再次翻开杂志,认真地确认后,依然摇摇头。“没什么重要的报道,都是些寻常的新闻。作为一本科学杂志的创刊号,感觉质量有点低。”说着,他把杂志递给光平。

“是吗……”光平失落地接过杂志。他想,既然是计算机专家的意见,肯定没错。也许松木对这本杂志感兴趣只是因为里面刊登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报道,拿给广美看也不过是心血来潮。

你看,这篇文章很有趣呢。我以前也是从事这种工作的——松木应该就是这样把杂志交给广美的,光平觉得这个推测更合理。

“你干吗要问这种事?”朋友一边把口香糖扔到嘴里,一边问。

“有点事。”光平含糊其词。

朋友只是说了声“是嘛”。不过问别人的隐私一向是他的优点,或许他也没什么兴趣。“对了,找到对口的工作没有?”他又问。

“还没有,正发愁呢。”

“记得你好像说过,讨厌做制造业的工薪族。”

“讨厌?”光平摩挲着下巴,“只是没有把自己限定在这一行的理由而已。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这种决心选择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