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国崛起(22)(第2/4页)

此前有外人在,赵姬不好展露自己的情绪,事实上,从异人突然倒下之日起,她已经有十来日没能吃好睡好了,全靠那三分理性以及对儿子的关心撑着她才使得赵姬能够在此时机紧急下令调动几个保皇党归朝。

见她满脸抗拒,吕不韦转向赵政:“太子殿下,”

“相邦。”赵政年轻的面容极为僵硬,他吸了口气,竭力稳住声线,“当真没有别的法子了吗?父亲需要静养。”

吕不韦沉默许久后,道:“老臣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

“挂着帘子的话,大王或可出现前几次,等大家习惯后,便不必再来。顺利的话,或许不必等到天凉。”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但赵政心里头明白。

挂着帘子可以挡住父亲狼狈模样,而且众臣不得见的话,父亲也能舒服许多,便是在后头躺着睡着亦是无妨,只要他在前头撑得住,不让人心中生奇即可。

而如果不挂帘子,他的父亲就必须正儿八经着袍戴冠坐在人前,和朝中臣子商讨交流,精神紧绷,如此一场大朝会定劳心劳力,而相对的,他的压力会少上许多。

前者看似是个更好的选择,然而——

赵政捏了捏手指,“若是,直接由孤摄政呢?”

他说出了第三个选择:“自孤加冠赐字涉政至今已有一岁,相邦以为,孤决断可有差池?”

吕不韦愕然,他禁不住抬眼细细打量了下这位年轻的太子,见俊美的青年满脸严肃紧绷地看着他,略显薄情的唇紧紧抿着,目光极为坚定,他不禁有些讶然。

这年头但凡读书人多半都会些相面之术,吕不韦自然也会,而且还是其中的小半个行家。

坦白说,在初初见面之时吕不韦便为那时还是小少年的太子相过面,太子政的面相并不算好,这位青年鼻高眸长,唇薄眉浓,虽然英气逼人,然而这面相是寡恩多欲之态。

不过当时他并未多做留意,于他而言,他投资的主体是异人,赵政只是附赠之人,且这亦是算不上什么大恶之相,不过意味着不太好对付罢了。

而在吕不韦的人生经历之中,像异人这般的着实少数,天下又有几位王上是好对付的呢?若是看个面相不佳便知难而退,岂不是笑话?

既然寡恩,便以利益相扣,既然多欲,便一一满足。欲望多有什么可怕的?对于臣子来说,无欲无求才是最可怕的。君择臣,臣亦择君,如果实在搞不定,届时大不了他还能离开秦国。

彼时怀揣这一想法的吕不韦不过惊鸿一瞥,后头便再未注意。

然而,现在太子的面相变了,变得更加大气,更加克制冷静,同时也更加的威严了。

是的,面相当然会变,尤其是少年时期,人的面容是会随着教育、遇到的人、生活的环境而变化的。

只是日日与太子相见,吕不韦已经有许久未曾仔细打量过秦太子了,自然未曾注意到这一变换,他竟然是犯了灯下黑的错误。

蓦然间意识到这一点的吕不韦亦是大为吃惊,而赵政见吕不韦久久不答,眉头微微蹙起,便又催促了一声。

“殿下之摄政理事并无差错。”吕不韦答道,随后他将之前赵政的话语重新整理了一下,忽而意识到了太子政想要干什么——他想要公开秦王生病的消息,然后将之当做一件寻常事正常处理。

而也唯有此法,可以真正地让秦王休息。

和想要隐瞒秦王生病之事的吕不韦和赵姬不同,赵政并不想隐瞒此事,非但不想隐瞒,他还准备将此事挑开,然后以一种骄傲的姿态对着天下人说:秦国的王生病了,但是还有本太子在,好胆你就来。

多么的猖狂,又多么的自信。

这是唯有少年人才有的自信和骄傲,而现在,赵政便是想要以此征得吕不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