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国崛起(17)(第4/5页)

排在战队最前面的几乎全都是布甲战士,就算不是布甲,也仅是在关键部位绑了一层皮甲。

这些布甲者并非是因为没钱买甲胄,他们就是故意不着甲的。

原因很简单,甲胄重量大,穿了跑不动,不方便抢人头呐!交战时他们为秦军军规所慑,阵型整齐,进退有度,然而眼神,那不加掩饰的渴望眼神全落在敌人们的脖颈上,让人毛骨悚然。

那不是看敌人的眼神,而是看着功名利禄,看着财产美人的眼神。那眼神期待又激动,甚至还带着些兴奋。

实在不怪秦兵如此,秦国这些年来收了不少土地,也收了不少异国来客,这些有才有钱就是没有爵位的人就等着军功授爵的机会,偏偏秦国这几年战事不多,偶尔兴兵也大多是就地征调,甚少从王都调兵。

如果是平时大家还能忍一下,但现在,不好意思,年轻人等这次机会真的真的已经等了很久了,憋不住了,见谅见谅。

见谅你个瓜皮啊!

这些人,这些人实在太可怕了!!多年未曾和秦军交战的联军兵士被这眼神和气势吓得噤若寒蝉,数日后,这支联军便悄然解散了。

并未料到敌军居然趁着月黑风高之夜悄悄逃走的秦军第二天早上也是懵逼的,这,这是闹啥呢?你们是来咱们函谷关参观的吗?不要走啊亲!来啊,战个痛啊亲!

然而他们再怎么闹腾也没有用,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合纵,以及其狼狈的姿态拉下了帷幕,这亦是战国七雄时代最后的一场反扑。

魏景湣王元年,冬,这位王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冬天,亦是他第一次正式加入国际大舞台的第一年,伴随着霜雪而来的沉重打击让年轻的魏王不堪重负。

与秦军一触即退,匆匆赶回魏国的除了魏卒之外还有秦国铁骑,在魏国的无力抵抗甚至于听而任之之下,秦三日便取魏国朝歌,

用这场雷霆之击,秦国宣告了其报复行动的开始。

新年,岁首,秦王太子十九岁诞辰,之时,秦王异人为儿子提前加冠,赐字子启,其后以秦国太子身份正式入朝。

秦王异人九年,卫君被迁野王,秦未夺其名号,然卫国已然名存实亡。

夏五月,秦攻赵,夺龙、孤、庆都三地。

攻韩,取南阳。

同月,楚迁都寿春以避祸。

夏七月,秦国派遣了第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小吏前往地方就任,明明是楚国人却被东郡太守吕安推荐入咸阳的少年人刘季也在这个团队中。

在咸阳他过五关斩六将,勉强以吊车尾的成绩凑上了这次首班车,而他能够当选的很大因素便是他比别人更熟悉新秦字,读音尤其标准(毕竟是创始人亲自教学哒)而且他会骑射,又极擅水性。

虽然不知道后二者有什么用,不过在比拼的时候多一项技能就能多一个得分点,在填写的时候,刘季可是连自己很会唱歌跳舞都给写上去了咧,不过能够中选他还是很惊讶。

与他同一批出发的还有十数人,这些人都是未过二十岁的少年人,和赴任的成年人不同,他们都是预备役。

在进入地方之后,这些年轻人将先以“实习生”的身份跟随在去年测评中成绩优异的县令学习一年,待到考评通过,他们才会成为秦国未来的县令。

作为秦国的未来,这群被一同赴任的成年人称之为娃娃兵的少年郎们昂首挺胸骑在高头大马上跟在大队伍后头,接受咸阳城城民们带着惊讶和感叹的指指点点。

他们因激动涨红着脸,扯着马缰的手攥得紧紧的,在入城时候默默无闻的他们绝想不到自己居然是以如此这般姿态离开咸阳城的,更想不到秦王对他们居然表现出了如此重视。

这座以黑色为主基调,看上去冰冷和残酷的城市却给了他们最大的包容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