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国崛起(9)(第2/4页)

因此,按照常理来说,赵政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而他偏偏来了。

关于这次出行,不光光是赵政,就连异人也是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满朝臣子包括吕不韦都不赞同太子政的这次出行,甚至就连他的妻子赵姬也不同意,这次让赵政去魏国完全是异人的一意孤行。

在吕不韦看来,这根本没有必要,不过是魏国二十城所成的一个新郡而已,只要秦国平平稳稳按照现在的路线和速度走下去,未来这样的郡要多少有多少,何必在现在这个敏感时期出去?

但是异人也有他的理由。

纵观天下稍有作为的王都曾经做过质子,而长于宫闱之中的太子成为的王则多颇为平庸。异人也做过人质,他非常清楚做一国人质其中的压力和磨练有多大,坦白说如果不是有吕不韦在其中百般周旋,异人认为自己一定是无法活着回到秦国的。

但就算是这样,回到秦国后的异人依然比起安国君的诸多儿子来要优秀的多。这就像是野生动物间的优胜劣汰,笼养的教的再经心也必然比不上放养,单单是对于“活下去”这三个字的理解以及拼搏的精神就输了。

“太子年少时候虽也颠沛,然而自他有记忆开始便长于深宫,寡人怕啊。”异人叹息着对他的老师说“祖父曾经教过吾应当如何教养好孩子,但唯有这一课,寡人没法教。”

异人不可能为了锻炼他的太子就将赵政放出去为质,如今也没有哪一国配让他遣太子为质。但是异人始终觉得,虽然他的儿子足够优秀,但是继续生长在咸阳,对太子政的成长无益。

这样的念头在他心中转了许多圈,恰恰蒙骜又攻下了二十城,异人便灵机一动,还有什么能够比去稳定一个刚刚收复之地更能锻炼人的呢?更何况以如今的情况来说,未来儿砸要解决这种问题的机会不会少呢。

但这样的想法只是一念之间,于是他溜溜达达跑到了儿子的书房想要问问儿子的意见,哪知恰好就听到了儿子在同夏安然说如何定民心方面的论题,这可不就是正好了。

异人问过儿子的意思后立刻公布消息让太子政前去东郡安民,当然,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异人给儿子配备了完全的保护团队,一并的他还将赵政的伴读团队一起丢过去了。

这一支抵达东郡的管理团队年纪普遍不过二十岁,除了领兵驻扎的将领蒙骜,没有一个年长者,这是一支完全由年轻人组成的团队。

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这个团队就是异人为秦国太子挑选的未来的肱骨团队了。而东郡,便是这一支小团队起步的地方。

作为蜀郡郡丞的吕安是赵政智囊团中唯一一个有实际理政经验的,他自然也被一起丢了过来,在路上,几个年轻人就已经列好了计划表,而首要一点便是如何镇压民众。

没错,镇压。

对于征服者们来说先稳定当地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没收当地的所有兵器,然后以严酷的刑罚威慑当地的民众。俗称就是下马威,先把人给震慑住让人有了害怕的情绪,之后的管理并能方便许多。

而没收兵器便是其中的一个最关键点,如果按照常规做法,此刻秦国应该将当地收缴上来的兵器统一融化,然后运回秦国。

不过赵政拒绝了这一提议,他有更大的野心,而为了达到他的目标,他愿意用更缓慢却更有效的方法。

如此,方有铸剑为犁,亦是有了五天的宽松期。

当赵政说出自己提议的那一刻,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就算是曾经隐约听过赵政想法的吕安也不由错愕,他们都没想到赵政居然这么敢做。

秦国历来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兵士们取得的封赏基本都是从被攻下的土地中出具,然而赵政暂且按捺下了这一传统,他决定先统计当地的土地田宅 ,只有非本地民众所拥有的土地,才分给秦国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