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国崛起(3)(第3/5页)

不过他转念一想,尉缭在咸阳做官,又是天子近臣,或许是异人在商量他的字的时候被别人听到了吧?

吕安打了个哈欠,感觉后背被人安抚性地拍了几下,就陷入了深眠之中。

事实就如尉缭所料,蜀郡的事情被异人暂且放置,而吕安的评定也被暂且搁置,既没有让他回去也没有下一步的安排。吕小安在咸阳城游荡了两天重新熟悉了一下这座他离开了近三年的城市,终于还是耐不住空闲跑去忙活蜀郡商人们的物产节的事情了。

吕安的二叔本身是个读书人,然而在抵达秦国之后不知怎的莫名点亮了炒房地产的技能点。在按照秦国的规矩分家分出去之后,吕二叔没了老爹的压制更是浪得飞起,很快就买了一堆的地皮。其中就有一块地位于渭河沿岸,是标准的因河流地下水位高,又出于风头引起的盐碱土。

他本意是打算将那些地方夯实了盖房子,这种土地已经被大侄子盖过章的,种庄稼肯定亏本,所以他打算拿这块地方盖房出租,或者是出售给刚刚进长安城没有爵位的那些没资格住大宅子的六国人士。

吕二叔查过市场后觉得这条路非常有前途,只不过占用耕地盖房当中需要审批,必须要判定这块地确实没有办法种出粮食后才能作为商业用房。

现在这些空地正好就被吕安租了过来,他还特地搭建了双面展台,靠近河道的那一部分也被放上了商品。

引客效果极其显著。

渭河作为咸阳城的主干道,为了方便咸阳原和咸阳城内的沟通本身设有不少垛口,不过在现在秦国大河上搭建了两座大桥过后,摆渡过河的人数少了不少,反而多了想要近距离参观雄壮桥墩的需求。

船把式们响应社会需求,开发了环咸阳原的旅游线路,将靠近城内的渭河路线和咸阳原背面参观风车水车的泾河路线连接起来,有不少刚到咸阳城的六国人会选择这条泛舟河上的方式大概了解咸阳城。

会泛舟河上的基本有钱有闲之人,蜀郡别具特色的展台一搭建很快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只可惜展台所在是渭河流出咸阳原的地方,水流颇急不好停驻,他们只能惊鸿一瞥,匆忙间看几眼蜀郡的各种特产听到几句喊话,都来不及细问船就转弯了。好奇心怂恿之下,这些游人刚刚上岸后立刻便冲着蜀郡的展台来了。

这些游人的到来甚至比在咸阳城发广告吸引过来的人还多。

果然还是和受众有关系吗?吕安摸了摸下巴如此想道。

他此刻正站在展台一旁,看着受过培训的蜀郡小吏热情地为咸阳市民以及六国来客一一介绍蜀郡的种种物产。对于精美又新奇的蜀郡货物,咸阳人们这些日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都非常给面子,无论是蜀米、蜀布,还是腊肉、咸肉、干笋等特产全都只有一个字——买!

但是六国来客就不一样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蜀郡可完完全全是蛮夷之地,买蛮夷的东西,这有些失身份啊……

这些人转移步子打算离开,视线一转就看到了一处人较少的展台,那边的展台上放着一堆的黑色石块,负责那个展台的小吏模样颇为清秀。一和他们的目光对上,小吏就立刻招呼道:“郎君,可要来看看我们蜀郡的墨块?”

墨块?原本准备离开的一个客人脚步一顿,不由自主挪了过去。见他过来那小吏立刻掏出了一椭圆形的黑色墨块热情地递到了客人手中,“郎君,一看你就是读书人特别有眼光,你看看咱们蜀郡的墨,色黑、墨稠,还有馨香,研磨无声,绝对不会打乱思路。哎呀,您可别不信,咱们这可不是寻常的做法,有好几百道工序呢!”

制个墨而已……哪儿就有这般玄乎了?

这书生名黄生,是齐国人,刚刚学宫毕业,游历时经过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