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战国风云(66)(第3/3页)

吕安认为现在是时候了,如果秦王同意的话,他想要申请蜀郡作为简化文字的试点地区。

哪料他话一出口荀卿便笑了,“你来晚了。”

老人有些得意地说道:“为师已经同大王提过啦。”

“那大王……?”

荀卿微微一笑,做出噤声之态,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于是吕安也笑了。

入京的蜀郡大队在城外排队,吕安并不好多留,两人又交流了几句后他便起身告辞。他自是不知,自己刚刚离开,屏风后便转出了一人悠闲落座。

此人正是秦王异人。

异人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轻笑道:“你们师徒倒还真是想到了一块去,就和这秦字较上劲了,我们秦字有那么难吗?”

荀卿笑道:“非是难,而是不易。”

一种文字不易书写、不易传播,不易记忆便是其最大的弱点,且……“秦字浑厚宏伟,于金石木牍之上颇有庄严之气。”

然而秦国在未来大面积铺开的书写工具是纸张。

载体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书写工具的改变,秦国以前为了在简牍上书写都会选择较为硬质的兽毛,但是纸张柔软易碎,这种兽毛非常容易刮花纸张。匠人们很快就制作出了以软毛为主要材料的毛笔,而这样的笔蓬松柔软能够吸取更多的墨汁,在书写时候把控难度增加。

秦字笔画偏直,所以在书写时候需要写者有较高的控笔能力,这无疑增加了写字难度。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新学秦字的人也好,对于他们这些已经习惯在案牍上书写的人也好都一样。

用纸代替竹简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秦字如今跟不上时代了也是一种趋势。

想要让别人来学习你的文化,把门槛抬得过高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所以简化也势在必行。

这其中道理荀卿早已同他讲明白,异人心中本就摇摆不定,然而今日完全不知情的吕安所言就像是最后一枚砝码一般压在了改革一侧。

秦王用力闭目,再睁开时双目灼灼,他振袖而起回身看着荀卿道:“四日后大朝,卿且递文书上来吧,寡人会批的。”

“喏!”

“对了,吕安此次归来要补办及冠之礼吧?”

荀卿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异人竟让连这事都知道了。异人也不待他回答继续道:“这小子被我派去蜀郡一待三年,他的及冠礼倒是被我耽误的。”

“这样吧,寡人补偿他一下,吕安……相邦想要这小子一世而安,这本也不错,不过未免过于小心了些。”

“男儿立于世,还是要大气些……为人当明照旁周,做事则敬德光明。”

“景熙二字,颇为称他。”

“不过这就不必告诉他了,免得这小子骄傲。”

“寡人这便回宫去看看他准备交什么述职文书来,”

“若是写的不好,就先留在咸阳陪陪太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