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战国风云(55)(第3/5页)

兵书这种东西难道还是个秘密不成?谁又没能读过呢?打仗打得可不是谁读的兵书多,谁的排演好。

战争,是人心和人性的角斗场。

战争打的是兵械武具,打的是人数国力,也是将领和将领之间的智慧算计。

你要走哪一步,我提前将你看清楚了;你不敢走哪一步,我也将你看清楚了,那除非有天地相助,否则你败北的概率便不小了。

信陵君敢走哪一步大家未必知道,但他不敢走哪一步大家却清楚得很。

公子魏无忌,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贤人、君子二字便是他身上的镣铐。

而要克制这些君子,秦国可有太多的方法了。因此吕不韦完全不将他看在眼里,然而当异人问:“既如此,此战秦国如何诈败?”时,吕不韦却笑道,“我们知道他赢不了,但是六国却不知道。”

“所以只要我们说他胜了,那他便是胜了。”吕不韦微微一勾嘴角,“等他真的「赢」了,我们便放出话去,天下只要有信陵君在,便可挡我秦军千军万马。”

“定是要助天下无人不识信陵君。”

“若还是不够……”异人此刻已经领悟了吕不韦之意,他微微笑着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道,“寡人便派人送大礼贺其登上魏王王位。”

吕不韦也端起了茶盏,冲着异人一敬,随后跟着满饮。君臣二人齐齐放下了茶盏,异人猛一击案,此时他的心情却与先前完全不同,他只觉得胸膛内有一团真气四处鼓动,爽快至极。

但是吕不韦面上却未有喜色,他一脸严肃地问异人:“大王,只是我们要由哪位将领败给信陵君呢?”

异人动作一顿,他缓缓回首,眸光看似温和,却带着一点暗藏的锋锐。吕不韦并未抬头,也未和他有目光接触,他低着头说:“武安侯不可,武安侯若是败了,秦国民心必然打乱。过于年轻的将领亦是不可,毫无名气的年轻人没有说服力,所以……”

“先生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你我之间,不至于如此。”异人缓缓坐了下来,他敛袖端坐,然后他听到了那个预料之中的名字,“臣以为,蒙骜将军,可。”

“蒙骜……”当从父亲口中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吕安心中有些郁郁,见状吕不韦拍了下他的脑袋“蒙将军是最合适的。”

蒙骜,秦国诸多将领中堪称中年将领中的领袖,甚至可以说,他是武安君之后异人最相信的将领。

比起白起,蒙骜之名就像是启明星边上的星子,明明闪亮却被遮得个严严实实,这主要是因为他接到的任务大部分都不是最后的歼灭战,如此便显得战果有些少。实则蒙骜的战争风格偏向于稳扎稳打,只是没有承担扩大战果的任务。

常人不知,但是别国的将领却清楚他的重要性。

而且比起计谋百出的白起,蒙骜相对来说“老实”了许多,胜就是胜,败就是败,若他败了可信度比较高。

想要演好这场戏,演员和场地都至关重要。

对方主将是信陵君,那么他们这边就必须派出一个在对方心里和信陵君地位相当的将领,蒙骜的确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吕不韦提议的时候,异人也答应了。

吕安侧首看着吕不韦一点点在这封绝密的奏书中写下了蒙骜的名字,还是有几分迟疑,“可是父亲,蒙骜将军会答应吗?”

“他会的。”同为客卿,吕不韦对蒙骜也有几分了解,他将笔搁在一旁看着儿子道“我在邯郸时候曾经同大王就秦国的【军功授爵】郅都有过一段探讨。”

“当时我认为秦国的军功授爵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废除了子嗣得到父母的庇佑,人人皆平等。但最大的弱势也是如此。”

见儿子面上微露不解,吕不韦笑道“我儿尚且年少,又未为父母,你不知道父母心中之所思所想。为人父母者,恨不得将最好的东西全数留给孩子。哪怕我知晓这些东西,我的孩儿也能靠着自己得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