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战国风云(30)(第2/4页)

马车的行进速度比牛车快了太多,吕家人在车上只颠簸了两日便踏入了咸阳城城门。

在咸阳,吕不韦已经置下一处产业。事实上作为一个有钱人,他在初次抵达咸阳的时候就已经买好了这处房子,只不过当时他是商籍不能住进去,只能空置,现在倒也算是一家人一起进新家了。

此处的院落比起吕家的祖宅更大,但是大归大,房屋装饰倒是不如祖宅精致。吕家的祖宅所在的卫国好歹也是姬姓诸侯国,在春秋时代也算是风云国度,而且魏卫学风极盛,学子间的文化碰撞自然也多。

是以吕安只张望了几眼之后就失去了兴趣,他反而跑去了后院转来转去查看还未移入草木的土地。在来的路上吕不韦就和吕小安说了,这块地方是给他留着的,满足他喜欢耕地的爱好。

至于在自家院落里种田这审美是不是有一些扭曲……吕不韦大手一挥,表示完全不用在意这一点!自家的院落,自己做主。

这叫乡野情趣!

为了满足吕安的这点子小爱好,他在房屋修整的时候还引入了一条小溪,无论是浇灌也好养鱼也好都随吕小安的意。

等和父亲再次确认过是完全放权后,吕小安立刻就拿了一把尺子同吕不韦聘请来的木工师傅头碰头嘀嘀咕咕,说着说着彼此还比划了起来。

没错,比划。

这个木匠师傅并不是秦国人,他是楚国人,来秦国打工的。而吕安生在卫国,又在赵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双方交流的语言还是有着不小的障碍的。

好在肢体动作是共通的。

在秦国,除了军人、农民以及有官爵之人和王室成员之外,大家的日子都算不上好过,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工商业以及手工业者。因此秦国人本地人很少有愿意从事农、军之外行业的,这一空白的市场就吸引了了大量的国外工匠。

因为……老秦人的钱太好赚了!

秦国作为如今的世界超级大国,还是少数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民众可称得上是富得流油。

人一有钱就难免要追求一些更高大上的生活,偏偏秦国本身的工匠少,外来工匠带着秦国外的风情自然极受欢迎。基本无论工匠怎么说,老秦人都是三个字——买买买!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秦国的工匠地位不是不高吗?为什么这些工匠要来?

当然是为了在秦国赚钱回本国花啦!

他们的国籍又不是秦国,只要在秦国赚够了钱,拍拍屁股就能将小钱钱带回自己的小窝花,到时候有这笔资金,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美。

这种行为就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美国淘金者,都是抱着吃苦一两年、享福十来年的目的去的。既然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享受生活的,这些匠人当然在新年时节也会接工作。

事实上,如果不是吕不韦出的资金足够多,他还不能预约上这几个匠人呢。但是等这些匠人们发现主人家居然要他们按照一个小娃儿的指挥做事……心里头就有些不太乐意了。

感觉这是要砸招牌啊。

不过他们最后还是在五铢币的威力下屈服了,哪知这一做却是做出了些滋味来。无他,这小孩的小脑瓜真不知道怎么长的,奇思妙想特别多。

吕不韦引入的小溪水量不大,咸阳所在的又是平原地带,没有高低落差,水流速度全靠降雨产生的水流量推动。冬春小,夏秋猛,因此虽然是小溪,但吕不韦却给它修了比较大的空间和水道以避免雨季溪水溢出。

然而现在正是冬季旱季,溪水虽然尚未封冻但也就是薄薄一层,在深深的水道底层流淌,看起来格外可怜。这个水量拿水桶下去都舀不起来,要用这个水灌溉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倒是难不倒吕小安,他让人在水道中间挖个坑埋了一个水瓮进去,让流经的水在这儿聚起来,再取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