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战国风云(12)(第3/4页)

但他很快就发现,其实自家先生一点都不好满足!!!!

阿耶让他背书时候只要一卷就很开心了,但是先生一次性就布置下了三卷,三卷!吕小安都抱不动的那么多,那么那么多!

布置完回家作业的荀先生告知了下次上课的时间后就转身去了后院,除了教导自己的学生外,荀卿还会在当地开班授课,不过这种开课时间就十分自由了,生源亦是颇为随意,带有几分道系的随缘色彩,来者均是有缘之人。

听讲的学生中有慕名而来的,也有当地儒生觉得机会难得跑来学习的,当然也有准备过来挑刺的,还有闲时觉得不来白不来的农人,场面十分宏大。但因为此次征兵令之后,到场的青年比起过去少了许多,这些荀卿都看在眼里,他在心中暗暗慨叹一声面上却是若无其事。

这样的场面当然不可能在室内,讲课地点是林子里的僻静处,众人有的自己带了蒲团有的则是随便找块石头坐下,均都绕在荀卿的周围。这样的课程属于基础启蒙课程,深入浅出,以引起无基础人的兴趣为上,荀卿自己的学生并不需要听这种基础课,现在都被放出去做作业啦。

对于新同学因为作业震惊的模样,荀卿的学生们纷纷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他们看着小师弟捧着竹卷摇摇晃晃走路的模样在心中莫名有了几分微妙的愉悦感。

没错,就是这个表情,被布置作业就该是这个表情呀!

对比另一个师弟无论喜忧均是面无表情的模样,这个师弟可爱多了,当下一众师兄纷纷上前就想要表达兄弟情。

哪知就在他们行动前就发现小师弟的眼神已经转向了人群外一个方向。师兄们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几乎就在发现对方是谁的下一个瞬间便齐齐在心中叹了口气,随后心中升起淡淡的怜悯。

就知道。

荀卿的学生们几乎个个都长得眉目清朗仪态翩翩,但要论其中长得最好的还是他们曾经的小师弟,现在是六师弟的尉缭,尉小郎君的父亲是先生荀卿志同道合的友人,其奉行“坐而读书不如起而旅之”然而自身困于官位不好走动,于是就将年方十二的儿子托付给了友人一同进行游学。

沿途诸位师兄们见过了太多热脸贴冷屁股的事……咳,这个词好像有些太粗俗了,算了,意会就好。沿途路上有多少小郎君小娘子看中了六师弟那张脸想要亲近一下他们都数不过来了,那些无一不是被六师弟冷眼瞪开,白瞎了他这一幅好皮相还有一双桃花眼。

然而就在他们各种复杂目光的注视中,他们的六师弟却是一步步自人群外走了过来,他伸手接过了被小娃快要捧不住的两卷竹简,只留下一卷被小孩紧紧抱住,那珍惜的姿势活像是捧着萝卜的兔子。

吕小兔对于热心的尉兄会来帮忙一点都不意外,“阿兄!”小孩立刻就笑眯了眼睛,他十分亲密得蹭到了新认识的小伙伴身边说悄悄话:“阿母和安儿说只要到这儿念书就能见到阿兄啦,所以安儿才来的。”

……喂,你刚刚可不是这么对先生说的!

有听到过小孩和先生对话的学生立刻侧目,吕安对于自己的秘密暴露了毫无所觉,他继续紧紧贴着尉缭说道“阿兄你晚上是住在哪儿的?在城里吗?安儿有车,可以送阿兄回去。”

“你现在要叫师兄。”

等小孩儿奶声奶气叫了一声师兄之后,尉缭才回道“我们师兄弟几人都是住在师傅这儿的,昨日我是入城帮师傅办事,所以不必相送。”

这样吗?

小孩的表情清楚写了沮丧,就连头上的两个小揪揪都像是感应到了主人低落的情绪垂了下来,这模样看着很是可怜,尉缭看了他一眼,嘴唇翕动了下,却什么都没说。二人慢慢走出了宅院,一直走到吕家派来接小主人的牛车边,尉缭将两卷书交给了吕家派来的仆役,看着紧紧抱着竹卷,两个小脚交替踩了踩地面,小表情写着“我有话想要和你说但是不能说”的吕安,他无声得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