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战国风云(9)(第2/4页)

“此建国便可为非正之举。此主为一国宗室,又得君主信任封为高官,见朝廷倾轧却丝毫不加以阻止,甚至都不曾规劝,只想着逃命……”吕不韦这样对自己的儿子说,他看着自己在沙盘下写下的郑字面带嘲讽,“立国不正,此后所行皆不义。”

被他抱在怀里的小豆丁闻言歪了歪小脑袋,吕不韦继续道:“郑立国之后其周遭皆为小国,后周王室动迁,其借由护送之功挟恩求报,吞并周边小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大国,只可惜……”

“立国之根不正,君王所行亦是不端,国不端,民亦然。自庄公之后郑国内乱不断,君杀臣,臣杀君,君不信民,民亦不信君。”

吕不韦扯了扯嘴角,“等到郑国内战稍歇,其已被楚、晋、齐包围,昔日最强的郑国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安儿可知郑国何为?”

吕安思考了下,拿着小肉手拍拍吕不韦的大掌,颇为骄傲地吐出两个字,“合纵!”

“没错。”吕不韦夸了儿子一句,“诸国鼎立之时可通过合纵之法借力打力,便是小国亦可争取时机谋得生存,郑国确实是如此做的。”

“既然他们没做错,那父亲为何不喜郑国?”吕安闻言十分不解。

吕不韦勾了勾嘴角,眸中却带有嘲讽之意,“因为郑国尝到甜头之后便沉迷于此中权术,依靠于三国之间周旋谋取利益,却忘了一国之根本在于自强,若是不自强便是贴在他人身上亦是无用。”

“郑国举国上下便是一寻常商人尚且有急智护国,难道没人看明白这一点吗?”吕不韦摇了摇头,叹道,“自然不是,只是王不欲立,臣无奈何罢了。”

吕不韦又是深深的一声叹息,他叹的是郑国吗?非也,他叹的是他的母国卫国。

卫国作为姬姓氏诸侯国,王室血统高贵,封地亦是富庶。曾经有过的良将名臣才子众多,然而再多的臣子辅佐再大的助力,若是遇上君主立不住也毫无作用。就像是赵国如今一般,廉颇能打,会打,敢打,然而君主不信任他,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何用。

“所以,选择一个优秀的君主十分重要。”吕不韦这样对自己的儿子说。闻言,吕安扬起了脸颊,“那嬴异人会是个好君主吗?”

“这个嘛……”吕不韦微微一笑,高深莫测极了,“父亲也不知道呢。”

只是他觉得可以赌一把罢了,而嬴异人是最合适的对象。

吕不韦摸了摸儿子柔软的头发想道:正因为是想要赌一把,所以他才急匆匆地将儿子带在身边。若是自己有个万一,他的儿子也能有更多的经验,他时间不多,能多教一点就是一点。他知道儿子聪明,也知道儿子被传授了不少学识,只是,会得再多也比不上亲身去经历一遭来得印象深刻,无论自己胜败与否,于安儿而言都是一笔财富。

若是当真有个万一,那么他自己也会是儿子最好的教材。吕不韦相信,言传永远不如身教来得有效。

“不过验证他是否会是个优秀的君主的一日,想必不会太远。”

一语成谶。

赵军援军抵达后不久,赵国前线的甲士便增至十五万,民兵二十五万,总兵力四十余万,而此时秦军号称挥兵六十余万,甲士数目和民兵数目未知。

物资和人力抵达后,赵括将民兵分为三波,分驻韩王山、大粮山和百里石长城作为后补兵力,赵括则携十五万精兵驻赵军长平大营。就在赵军万事俱备之后不久,秦军忽而派人来攻,以往据守不出的赵军突然出关迎战,秦军与赵军在长平一带交战厮杀后,秦军的五万精兵抵挡不住攻势败走,赵军乘胜追击,斩杀秦军数万,现正大军全军出击攻打秦军。

赵军大胜的消息刚传回邯郸立刻引得民众欢呼雀跃,而在公子异人的府邸之中,吕不韦却执笔为异人绘出长平一代的地形图。当他停笔之时便见到异人神色激动,不禁有些讶然,异人看了吕不韦一眼,带着些犹豫又带着些欣喜地问道:“吕卿,此是否为王龁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