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帝国裂变(21)(第4/5页)

所以最后的结局一定要BE,只有惨到让人觉得「他们都那么惨了你们怎么还能说他们」才算有效果。而且只有故事足够惨才能够让人记得特别深,而且还会快速将故事推广开来。

正所谓自古真心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嘛。

譬如直到现在,夏安然都忘不了童年阴影《蓝色生死恋》,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深受其影响,在生娃的时候要反复确认「这是不是我家的?」「有没有可能抱错?」。

在和张汤拳拳到肉地“谈”过一场之后,夏安然开始着手准备这个故事。

小半月后,卢奴县的一处小铺忽然开张,里头虽然搭起了柜台,却久久不见货物摆出。这块区域属于卢奴县方位较好的地方,来往人流很大,见这家店一直不摆出东西来卖,便有好奇的人过去问了。

得到的答案令人惊奇——这儿是要摆一个傀儡戏戏场。

这些所谓的“柜台”其实是还没有开始装饰的戏台。

傀儡戏是去岁中山国过年时候传入中山国的。艺人们看中了中山国数日宵禁的巨大市场和人流,从自己的家乡跑到了这儿,并且成功靠着自己的表演在中山国一炮而红,在那之后,他们受到中山国国主的邀请暂且留了下来。

年轻的国王为他们的表演提供了许多有用建议,并且慷慨地出资供他们搭起舞台,请匠人为他们重新设计木偶,为其化妆,并且穿上精美的服饰。重新包装一番后,谁敢相信如今拥有一整套音乐班子的傀儡戏剧团曾经是只能在乡村白事上表演的节目?

改头换面的傀儡戏班主捏着拳头表示一定要在今年的年会上拔得头筹。但拦在他们前面的问题却很久没有解决,那就是剧本。

秦汉时期的民间娱乐匮乏,尤其是经过秦朝数十年的领导,春秋战国时期的娱乐被全面打压,很多娱乐贵族老爷们可以享受但民间却不被允许。

而任何艺术,脱离了群众基础都会带来没落的结果。

后来又经历长时间的战乱,娱乐几乎全线凋零,最后剩下的也就是唱歌跳舞这类已经成为本能绝对不会忘记的娱乐方式了。

除此以外,还有百戏杂耍,但这类都不适合木偶戏这种表演形式。他们去年表演的节目是《英雄打虎》,前几日人气不错,但故事过于简单,等到后来几天观看的人数便越来越少。

可惜戏班主虽有改变之心,却无改变之法。他们倒是听说表演一下诸子百家的故事很受欢迎,但问题是这里的人除了班主,别的人均都大字不识,而班主也就是识字罢了,诸子百家还是过于为难他了。

而就在这些人为了如何在今年的表演稳定下人气,不要辜负了信任和期待他们表现的殿下时,小国王忽然送来了一个剧本。

这是一个由中山国的小说家们编纂,名为《蛱蝶》的故事,目前只写了前头几集,说的是一个好学的娘子因为所在当地没有女子学舍,便女扮男装离家入学的故事。

小说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他们时常游走在民间,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将之编纂成书。但因为他们的工作爱好和主流社会有一定的背离,非但没有教书育人之道,反而因为其所讲的故事多为志怪、神异故事,容易迷人心智,所以被封为了下九流的行当。

当这些小说家被农家的人带回来之后,夏安然就一直在考虑要怎么使用这份资源。

西汉王朝和秦皇朝不同,因为长期的休养生息以及农耕实力的进步,西汉王朝逐渐出现了资源富余的情况,而当人们不再为了活着而奔波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娱乐需求。

夏安然非常清楚,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间,在西汉搞娱乐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然而要怎么发展就成了问题。

之前夏安然是想要让人编个寓言故事的。寓言故事多好啊,幼教必备,结果他悲伤发现……就算是小说家,堪称这个国家脑洞最大的一群人,到底也是大老爷们,又多少受了时代影响,写出来的故事硬邦邦之余不说,还全都是十三禁,充满了血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