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试验地(第2/3页)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最好的法子,还是雍正年间实行的官绅一体纳粮。奈何如今的皇权衰微,秦诺敢保证,自己要是提出这样一条税率改革,绝对会得罪所有的贵族,下场只有被掀翻下台。

左思右想,他只找到了这一条路。

降税,降低赋税,百姓能活下去了,那么谁还会发卖土地,发卖自身呢?毕竟人活着,都不想当奴隶。

而降税带来的空缺,由商税来补足,或者自己内库的生意也行。

商税也不是那么好征收的,如果全国范围内征商税,很容易演变成地方酷吏搜刮百姓的恶法。

秦诺从来没有高估过这个时代官员的节操,宋朝时候,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原本是由政府出面,借贷百姓的好法子,可以阻止百姓因为贫寒而破产,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却变成了地方官员盘剥百姓的酷法。

古代因为交通落后,通讯阻塞,地方上的官员施政如何,根本无法及时得知,百姓受了冤屈,也无处发声,所以全面征收商税,几乎可以肯定,会变成百姓的新负担,甚至极端点儿的,会让民间的交易行为变成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所以秦诺最终的决定是在几个地点实行。古代的商贸,主要借助水利,在几个枢纽城市实行新的商税法,而且不是以税法的形式,借助“银行”这种协助交易的中间机构,以一种更加缓和的方式,来征收赋税。

昌龙观就是他的试验地,关系重大。

霍幼娟听着,眼中闪烁起震惊的神情。

“皇上……”她思虑的半天,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此事。

她钟情于秦诺,觉得心爱之人性情温柔可亲,又聪颖通达,但她从来没有想过,他还有这么宏伟的抱负和激烈的手段。

“已经非常缓和了吧。”秦诺笑眯眯道。这是他斟酌再三,最终才决定的法子。绝对是所有手段之中,最和缓的一种了。竟然还会被霍幼绢评价为激烈。

也许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任何触犯祖制的改革,都是激烈的行为吧。

原来他并不仅仅想成为一个守成的仁义之君,更想成为一个改革天下的霸主。

霍幼绢第一次用这种眼神来审视秦诺。

“怎么了?”被她视线看得心里头发毛,秦诺忍不住问道。

“没有,皇上的筹谋非常妥帖,应该不会有更缜密的法子了。”霍幼绢用力点头道,然后,她凝望着他,郑重说道:“无论皇上如何选择,幼绢必定追随到底。”

“没有这么严重吧,只是一点儿小变革,不会引来太大变动的。”秦诺安慰道。他是想当一个改革者,但是首先也要为自己的小命和地位着想啊。

商贸本来就是获利之举,其利润经常上下浮动,两千八百的利润和两千六百的利润之间,并不算差别明显。不像是土地,从一成的赋税变成两成的赋税会让人感觉差别巨大,容易引起抵触情绪。

靠着银行的存在,消除大部分的欺诈交易,以次充好等奸商弊端。等这些商人们逐渐习惯了,就会发现虽然付出了少部分银钱,但是交易更加安全可靠,还更加方便。

只会认为自己付钱买服务了。所以不会那么抵触。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商贸才是来钱最快的。

昌龙观只是其中之一,将来秦诺还要开海市,海贸应该更加收获丰富。这样可能进一步减轻地方的负担。大周目前也有一些世家门阀开始海上贸易了,但只是在周边地带,没有形成大的规模。而且因为这个年代造船技术的落后,海上行走风险太大,一旦遇到风暴,就会血本无归,甚至连性命也一起搭进去。大大阻碍了商人进行海贸的积极性。

说到这个造船技术,还是得指望一下南陈啊!

南陈的造船技术发达,水师天下无双,比大周、北朔都强得多,而且当年亡国之后,那支天下无双的水师并没有跟着水师提督白飞恒一起殉国阵亡,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留在了南陈那个小朝廷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