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4/5页)

南州已经经历过好几个多事之秋了,程一路真的不希望:这个阳光刚刚温暖的春天,再成为一个令人心寒的秋天!

第二天一早,程一路便起床了。简单地梳洗了下,便出门往市委走。早晨的空气,清新中还有一两分凛冽。跑两旁的香樟树,在薄雾般的晨光里,静静的,叶子上似乎还挂着夜来残梦的痕迹。

程一路边走边停,又到路边的小吃店里喝了碗稀饭。这稀饭已经很长时间没吃过了。以前,张晓玉在家时,每天早晨都是稀饭,加上早点。她起得早,五点半便将米下到锅里,小火慢煮。煮出的稀饭稠得让人的嘴发沾,加上几碟子可口的咸菜,吃着爽口,身子上也暖和。但这三四年,这稀饭只能成为程一路偶尔能想到的回味了。吃着,再出店门,叶开正打电话来,说在程书记家门口等着。怎么?程书记有事?

没事。我一个人走,就行。你回市委吧。

路上的车子多了,程一路的脚步也不得不加快了些。人都有很强的趋同性,大家都在街上奔跑,你一个人慢慢地踱步,那是不太能行得通的。你也只好跟着人们奔跑,虽然你不一定明白你为什么要奔跑。就像官场,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跑道。上去的人,都是头也不回地往前跑着,为了跑在前面,有的人就开始挤站本来属于别人的跑道;有的就暗暗地使绊儿,让对手在不经意中摔倒;还有的,一边在跑道上跑着,一边贪婪地拾捡着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跑道,很多人跑着跑着就消失了。有些人跑着路着,就被远远地丢进尘埃了。还有些人,则被钉在跑道边的木桩上,展示着他们内心世界的丑陋与欲望……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官场上的利,究竟是什么啊?

程一路在临近市委大楼的那一刻,又想起了父亲曾经给他说过的话: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官。我程一路是个好人吗?在这纷纭的官场上,我又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吗?

不断有人打招呼,程一路的思想只好又收回来。进了办公楼,程一路抬头朝楼上看了看。齐鸣书记的办公室,正对着楼梯口。从这大楼中间的过道上一看,就能看到他办公室的门。这会儿,门正开着。程一路叹了口气,却并没说话。

胡闻给程一路副书记泡了茶,又将最近有关待程书记指示的文件全部放到桌上,然后出去了。程一路正在看文件,马洪涛走进来,“程书记,您上次吩咐的事,我已经给初步了解了下。您有空,我给您汇报下。”

“好啊,很快嘛。”程一路示意马洪涛将门关上,然后问:“定了?”

“为这事,我自己去了趟仁义。拉着他们的教育局长跑了一天,最后定在仁义红花乡望春小学。这个学校是当地山区四个村孩子的唯一学校。全校现在有一百二十多个学生,六个老师。校舍严重老化,我去看时,孩子们正在上课。我都担心房子会倒下来。我告诉教育局长,就定这所学校了。经费很快就能到。让他们先择址建设,争取早一点让孩子们搬进安全的新校舍。”马洪涛说:“校长听说我是为这事去的,中午非得让我们在他家里面吃饭。还杀了鸡,唉,可是他们不知道,这背后的事情,都是程书记您张罗的啊。”

“啊,很好。我刚才听了这学校的名字,是叫望春吧?这名字好。老师和孩子们就像盼望春天一样,望着改善条件,能有个好地方教书学习。寓意深刻,就定这里了。你让他们把账号拿来,我让对方以最快的速度把经费打过去。”程一路接着又问:“仁义的亦晨他们不知道吧?”

“我没说。”马洪涛答道。

“那就好。这事千万不要搞声势。另外在工程的质量上一定要把关。奠基仪式等,都不要搞了,选个好日子就动工吧。”程一路上前来,拍了拍马洪涛的肩膀,说:“辛苦了,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