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鹰眼(第2/3页)

胡玉言的眉毛越皱越紧,“可是这些村民到底去哪了呢?”

“天晓得!我回来后就整理了案卷,并给当时诉讼的集体委托人,也就是垭口村的村长耿民打电话,结果关机。说实话,我从公诉开始,一直都是跟耿民联系的,如果跟他断了线,我想不到我还能跟谁联系。”

林玲盯着柳长庆的鹰眼,“也就是说,你没有再找到一个跟垭口村的人?”

“不!我找到了一个!不对,应该是三个!”柳长庆打了一个哈欠,显然身子已经有些疲倦了。

胡玉言点燃了一根烟,然后扔给了柳长庆一根,“是邱蓉对吗?”

柳长庆没有点燃,而是把烟放在手里把玩了半天,“对!我当时突然想到邱蓉的父母就在我市的医院里接受治疗,所以就抱着碰碰运气的态度去了一趟医院,还真让我找到了。”

林玲急道:“邱蓉怎么说?”

柳长庆摇了摇头,“她说她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她她一定知道些什么,不过由于她父母已经病入膏肓了,这姑娘情绪十分不稳定,我也就没再追问。”

胡玉言深吸了一口烟,“您是怎么认识邱蓉的?”

“这个姑娘和他的男朋友刘健在案件中帮了我不少忙。”

林玲翻了翻眼皮,“哦?邱蓉和刘健都还是学生,好像跟这个案子风马牛不相及啊。”

“当时,这个案件聘请了国家水质研究所作为第三方的鉴定机构。”柳长庆翻开了案卷,指了指,“当时作为专家证人出庭的是水质研究所的王涟研究员。”

胡玉言点了点头,“这个人也上了生死金,网上公布了他的死亡视频,但是尸体并没有找到。”

“王涟的报告,被对方律师认为跟垭口村村民患病并不具有因果关系。”

林玲急道:“为什么?”

“因为在垭口村的上游不只有一家化工企业,报告中并不能证明这些污染源真正来自于哪家企业?”

林玲气哼哼地说道:“但是根据侵权责任法,按说这些企业都应该承担连带责任的。”

“关键是也不能证明,村民们患病就一定跟化工厂排污有关。”

胡玉言想了想,“我记得邱蓉是化学系的学生。”

柳长庆点了点头,“她可是高材生啊,邱蓉通过自己的化学知识,再利用刘健的大数据分析,将垭口村患病的人群中提取了只有这家化工厂才有的B样本污染物元素。在我看来,这足以证明污染和垭口村村民的集体患病事件有着莫大的关系。”

林玲又凑近了些,“那为什么你们最终败诉了呢?”

“很简单!因为邱蓉和刘健的方法并没有经过实验验证,不被官方所承认,再加上邱蓉本身就是垭口村人,她提供的证词属于有利于控方,法官有自由裁量权,可以不予采纳,这也是符合中国的法律规定的。”

林玲切了一声,“难道这案子就没有其他证人了?”

“这个案子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证人,王石秒、杨程、李浩都曾经在垭口村的这家化工厂里当过工人,而且这三个人也都患了重疾,但是由于劳资纠纷,他们三个跟化工厂产生过激烈的冲突,所以他们的证词也没有被采信。”

林玲听着气不打一处来,“简直是混账逻辑!肯定是朱子文、莫豪和高润在暗中勾结的。”

柳长庆苦笑一声,“哪有这么简单,莫豪和高润的背后是全景集团,那可是在省里都挂了号的大企业,资源背景深厚,这次公诉失败,并非只是官商勾结这么简单,这个事件恐怕触碰到了方方面面的势力。”

胡玉言扳手手指头数道:“邱蓉死了,刘健被人追杀,现在下落不明,跟这个案子有关的水质研究员王涟失踪,证人王石秒、杨程、李浩确定已经被杀害,对了,还有一个上榜的人叫王静,我查到是垭口村的村民,现在也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