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新政(第3/3页)

赵九福拱手说道:“陛下,各地虽然有县学府学,但都是中了秀才或者中举之后才能入学,实际上并不针对老百姓。”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赵九福道,“老百姓们大多目不识丁,他们的心中没有礼义廉耻,只有吃饱肚子一事。”

“这些年来,大周风调雨顺,大部分百姓已经能吃饱了,这吃饱之后呢,难道就让百姓们日复一日懵懂无知的过下去,与其让乡民因为无学无礼而伤风化,不如在各地建立小学,让百姓们入读,不求能够通读诗书,但求能够识字一二。”

“小学不同于县学,它针对的学生不一定要走科举之路,若是才学过人的,自然也可以考取功名,若是算数出众的,学了之后能当一个账房,若是动手能力强的,学了之后也不定能成能工巧匠,若是其他都不成但善拳脚,也能学习一二,好歹能当一个看家护院的,小学一所,是给大周百姓除种地之外的一个出路。”

皇帝却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种地难道不好吗,虽说种地辛苦,但若是人人都去做轻松的事情,那大周岂不是无粮可用?”

赵九福却说道:“土地只有限的,陛下看过户部工部这些年的总结,便知道这些年大周人口飞速的在增加,这是因为各地增加了医所,粮食也算充足。”

“工部那边的器具能减少老百姓种地的时间,原本需要十个人种的土地,现在三个人就可以,那剩下的七个人除了开荒出更多的土地,还能做什么,难道只能闲在家中吗?”

“前些年大周的人口还不算多,但这几年孩子们慢慢长大了,那么空下来无事可做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大周境内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供他们来种。”

“人不能太闲,一闲着便容易出事,既然如此,何必推进小学,让他们学更多的东西,谋求更多的出路呢?”

“到时候这些人能鼓起勇气离开家乡,或者去琼南开疆,或者去北边走商,甚至跟随海船去众国也不无不可,再不济,他们识字了,至少也能谋一个差不离的差事做做。”

皇帝听了这些话陷入了沉思,半晌才叹了口气,说道:“太傅言之有理,怪不得父皇曾经夸太傅是大周栋梁,太傅所看的,所想的,确实是比朕深远许多。”

“只是这一所所的小学建立起来,岂不是要花费大量的银钱,户部那边可有问题?”

赵九福提出这事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快回答:“只要陛下支持,户部那边不成问题。”

皇帝点了点头,落笔在奏折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可字,赵九福心中也有些高兴,国家的发展是有瓶颈的,在工部户部,他能做的已经做了,而在民生之上,他能想到的就是提高百姓们的综合素质,百姓强大周才会强。

走出大殿,一直沉寂的万亨终于忍不住大喊起来:“阿福,你终于开始要积攒积分了吗,这法子不错,你来给钱,你来主导,小学遍布大周之后,咱们的积分岂不是日进万金。”

赵九福微微一笑,他想要的可不只是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