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丰收(第2/3页)

实际上推广到民间的话,一来是他们的农作工具不如庄子上的,二来是劳动力也会不足,即使他们捣鼓出曲辕犁和打谷机,但实际上能够普及的地方肯定不多。

但即使如此,能把旱稻和堆肥的法子普及下去的话,百姓们肯定也会受益匪浅,毕竟这两样几乎是不用成本的,对于百姓来说有利无害。

相比起来,反倒是曲辕犁和打谷机的普及会难一些,就比如曲辕犁吧,在年初的时候赵九福就提上去了,但实际上即使是京城附近能够使用的人家也不多,一个村落能有一个铁犁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毕竟铁犁需要铁,而铁在大周朝就是昂贵的存在。

这些是大环境大世界的进度所限制的,赵九福并没有打算通过系统的存在来改变这个现状,但他深知一点,只要百姓们收成好了,富裕了,那么就不会没钱购买能让壮劳力释放出来的农作工具,而买了工具之后,有多余的劳动力了,百姓们才能开垦更多的田地。

在跟刘老头核对了具体的产粮之后,赵九福就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工部,将自己早早写完的奏折补充了具体数字,揣着奏折就到了吕尚书面前。

吕靖抬头扫了他一眼,因为赵九福长时间窝在庄子上的缘故,算起来他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小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京城的太阳太烈了,之前被人称作白玉状元的赵九福居然也晒黑了不少,看得出来他确实是卖力气在干活了。

“有成绩出来了?”吕靖开口问道,别看他这位尚书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但赵九福在工部待的时间久了,便知道这位对工部的控制力强的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工部上上下下大小的事情,这位都心知肚明,只看他愿不愿意管而已。

赵九福点了点头,将折子递到吕尚书面前:“幸不辱命,还请尚书大人先过目。”

吕靖风轻云淡的接过奏折,这打开一看脸色倒是惊讶起来,越是看到最后越是皱眉,最后拧着眉头盯向赵九福:“这里头的数字都是真的?”

赵九福连忙保证:“货真价实,还请大人移步农庄亲自查验。”

吕靖起身踱了两步,才开口说道:“赵大人,本官自然也是信任你的,只是此事可大可小,我身为工部尚书必须得亲自检验,确认真假才能上报陛下。”

吕靖说这话也是怕赵九福多心,不过赵九福倒是不在意,笑着说道:“属下明白,大人检验一番属下才更加安心。”

吕靖这会儿倒是有些心急了,当天就跟着赵九福去了农庄,这么一来一去他们显然是来不及回城了,这一日反倒是成了赵九福成亲之后第一个不能回家住的晚上。

在确定了农庄的粮食产量,甚至是连夜问过那几个老农确认无误之后,吕靖也露出几分兴奋来。说实话,虽说他听从大皇子的意思支持了赵九福,但实际上压根不觉得他能捣鼓出什么东西来,虽说赵九福是农家出生的,但种地种了一辈子的人,也没有提高产量的办法啊。

但谁知道这不过是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赵九福居然就拿出了成绩来,这不得不让吕靖心中惊喜万分,暗道大皇子是个有识人之能的,也怪不得他虽然身体虚弱,却被皇帝一直带在身边教导,若不是他身体实在是不好,恐怕就没有后头几个皇子什么事情了。

这般想着,吕靖看着赵九福的眼神也变得慈爱起来,当天夜里甚至拉着他秉烛夜谈,抵足而眠,偏偏这位吕尚书平时看着风光霁月的,实际上却是个不爱洗脚的,这秋天天气还热,一脱鞋那味道简直了,赵九福差点没被他的臭脚丫子熏死。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九福就连忙起来出门锻炼,他宁愿少睡一会儿也不乐意闻着自家吕尚书的臭脚丫味道了,在初秋的晨光之中,赵九福十分的想念自家娘子,不管什么时候他家娘子都是香喷喷的,绝对不会有这么难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