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书童(第2/3页)

甭管目的如何,赵九福左右是吃下了这些好意,但他的身高还在继续长,身体也不见能胖起来,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没问题。

可惜无论他怎么安慰,老陈氏依旧是不放心,若不是赵九福的精神看着还好,她甚至都要去请了大夫过来治病了。

赵九福无奈,只得由着他们各种做饭,左右不过是一些吃的,也不会伤到了身体,他吃下去安一安自家老娘的心也没事儿。

赵九福正琢磨着自己到底能长到多高,他也不求自己身高七尺(2.3米),六尺(2米)也不用,有个五尺五(1.83米)就十分不错了。

大周朝人的身高普遍比现代人矮小一些,这可能是基因,也可能是生长环境得到的营养决定的,赵九福私下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这一点从老赵家就能看得出来,老赵头年轻时候还在逃难吃的不好,身高就一般般,但几个儿子他养得好,看起来都比老俩口高大,就算个子最矮的赵老三也不低于五尺一(1.7米),要知道村里头多的是四尺八(1.6米)不到的男儿,甚至有一个才四尺三高的。

身为男人对自己的身高自然是有点要求的,赵九福琢磨着自己吃得好睡得好,还有灵泉时时刻刻的喝着,总能超越一下自家几个兄弟不是。

这么想的赵九福不但没有停止锻炼,反倒是加强了自己的锻炼,指望能突破一下基因。

这一日赵九福晨练回来,却见门口有一个眼生的男人蹲着,旁边还有一辆马车,马车上头坐着五个孩子,都是男孩但是穿戴的有些寒酸,脸色看看怯生生的,那男人看见他回来就连忙起身咧嘴笑道:“举人老爷回来啦。”

赵九福心中觉得奇怪,就问道:“这位大爷您这是?”

那人嘿嘿一笑,低声说道:“前两日这不是赵老夫人托人给我带了口信,说家里头要添一个人,我这就带着几个小子过来让她看看,因为不知道路所以来的早了一些。”

赵九福恍然记起来是有这么一件事,这还得从他上京赶考的事情说起,按理来说有赵老四陪着就不错,但老赵头夫妻俩不知道听谁说了,觉得自家儿子好歹是举人身边不能没有个打下手的人,便打算给他采买一个书童。

赵九福这还是第一次直面人口买卖,实在是有些不习惯,这也是他一直生活在陈家村,身边虽有富贵人家的人带着书童马夫什么的,但他的观感并不深切。

赵九福有意推辞,老陈氏就说了:“你二嫂进了城里头还得买一个小丫鬟伺候呢,你可是举人老爷,总不能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这要是到了京城也不能事事都指望你四叔啊。”

老陈氏想得长远,他们家不是出不起这个银子,早一些买了人她还能教一教,再有一个,在她看来自家儿子是肯定能够考中了,这万一考中的话他四叔总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的。

赵老四心疼老婆孩子,不可能将温柔和孩子丢在老家不管不顾,而一家子都去京城也不太可能,老陈氏觉得自己需要未雨绸缪,书童有了,老四将来回来也有人照顾儿子。

于是才有了今日这一遭,赵九福眼神恍惚了一下,这才赶紧把门打开让他们进去:“没想到你们来得这般早,是不是都还没吃早点,不如一块儿吃一些吧。”

那人牙子嘿嘿一笑,倒是十分客气的说道:“来的路上都吃过了,倒是耽误了举人老爷吃饭,都是我的不是。”

赵九福有些不习惯他的谄媚,虽说他现在中了举人,但到底是陈家村人看着长大的孩子,村人虽然对他尊敬,但是也绝对不到谄媚的程度。

老赵头两人也听见了外头的动静,老陈氏一出来就知道来的人是谁,笑着说道:“呦,王老二来的这么早呀,快快快请坐,这还让你专程跑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