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夫考考你(第2/3页)

倒是胡秀才忍不住护犊子了,开口说道:“背一段就得了,难道还要我弟子从头背到尾巴,他倒是能背诵出来,但也会口干舌燥啊。”

那人哈哈一笑,看了胡秀才一眼,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荷包来,那荷包上头绣着几颗青竹,绣工十分不错,看起来很精致。

他笑着拍了拍赵九福的肩头,点头说道:“背的不错,这是老夫给你的见面礼,好好收着吧,可别让你先生说我小气了。”

赵九福看了一眼胡秀才,见他点头才把东西收了起来。

后头又有一人看着有趣,走过来也笑着问道:“听说你已经开始读千字文了,那读到哪一段了?”

赵九福就如实回答道:“回先生,已经读到了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那人点了点头,忽然抽问道:“那你可还知道临深履薄,夙兴温凊的意思?”

赵九福心底松了口气,因为胡秀才怕他贪多嚼不烂,所以词意都是跟着背诵的进度来的,不然的话有些老师喜欢先让你通篇背下来再讲解,他可真的回答不上来。

“回先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说到这里,赵九福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也就是读书人为人处世要谨慎小心,回家也得孝顺父母。”

对面那文人听了,果然十分满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忍不住摸了摸赵九福的脑袋,爱才心喜的说道:“你回答的不错。不过临深履薄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圣人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因为圣人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少说。行为上也是一样,一定要谨慎又谨慎。”那人仔细的讲解道。

赵九福听的津津有味,他还未读诗经,上辈子也就知道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以这会儿听起来觉得很惊奇,一篇简单的孩童启蒙千字文,里头却也有许多典故。

所以说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想要登高一呼成为文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历史典故都藏在千万本书里头,没有寒窗苦读数十年,想要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九福一边听着,一边开始吾日三省吾身,默默的将自己这段时间生出来的几分小骄傲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他也就是仗着两世为人,不然想要超过学堂里头的小萝卜头都难。

眼看着自家弟子眼底生出许多佩服,胡秀才不乐意了,冷哼一声说道:“就你爱现,阿福才五岁的人,难道你还指望他能把诗经都背出来?”

那人哈哈一笑,指着他说道:“你这是嫉妒我知道的多。”

胡秀才却转身对着赵九福说道:“阿福,你可知道夙兴温凊这句话的由来,这其实可以分成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句话,夙兴的意思是早早起床,夜寐的意思是晚点儿就寝,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胡秀才显然对诗经也不太熟悉,看的之前解答那人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道:“我说你,老了老了还较真了,不就是怕你徒弟看上了老夫吗。”

他也不管胡秀才的别扭,从怀中摸了摸,好一会儿才摸出一个荷包来,比起之前那人特意准备的荷包,他的就简单许多只是个素色的:“来,这是老夫的见面礼,可别嫌薄。”

赵九福自然再一次接过来感谢,其余几个人都来凑了热闹,纷纷对他开始提问,问的倒是并不太难,毕竟谁也不会刁难一个五岁的孩子。

赵九福收了一堆的见面礼,每一个都是用荷包装着的,显然这些人也是有备而来,准备好了给孩子们的见面礼,其中有一个怀中还藏着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古代人出门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