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吐血(第2/3页)

村民好奇的议论:“王大娘这是要去哪里?”

有人说:“瞧这方向,像是去刘大夫家了。”

刘大夫是当地的赤脚医生,附近村民谁家有人生病,都是去找他。

果然不多会,便见王婆子领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急匆匆的赶了过来。那人正是刘大夫。

刘大夫一进柴房,立刻翻了翻苏婉的眼皮,而后开始切脉。

王婆子在一旁看的心焦不已,忍不住问:“刘大夫,芙蓉她身体怎么样?这都吐血了,是不是很严重?”

刘大夫沉吟片刻,道:“只是急火攻心,吃几幅药调理一下,另外保持心气平和,不会有大碍。”

王婆子正要松了口气,却听刘大夫又说:“不过这姑娘天生体弱,平时饮食上要多加注意。否则日子久了,轻则多病,重则损寿命。”

王婆子一听这话,脸色又是一变,忙问大夫,“可有方子调理?”

“有倒是有,但所用药材都是些人参、鹿茸、当归之类的名贵中药,且需长时间服用,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所以只能尽量吃的精细点,在饮食上慢慢的调养。”

王婆又是一阵犯愁,看着昏迷不醒的苏婉唉声叹气:“好不容易张罗了个儿媳妇,没想到是个金贵命。也不知我家这穷窝窝,养不养的活。”

刘大夫拿出笔墨写了个方子,交代了王婆子几句煎服时要注意的,便拿了诊金离开了。

王婆子送他出门,谁知刚到院门口,便听一个村民开口问:“刘大夫,你刚刚看了芙蓉姑娘,请问她脸上的疹子会传染吗?”

王婆子一听这话,冷哼一声。

刘大夫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听王婆子将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当下也没有多意外,只淡淡说:“芙蓉姑娘脸上的疹子只是过敏引起的,并不会传染。而且过一段时间,会自行康复,大家用不着紧张。”

众人听了刘大夫的话,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接着便有人抱怨韦氏:“王贵媳妇你也真是的,事情没弄清楚就乱说。把我们吓了一大跳。”

“就是!还把人家小姑娘气吐血了。还舅母呢,说话也不留口德,一会儿传染病,一会儿娼|妓的,没见过这么贬自家人的。”

韦氏被王婆子当着众人面甩了巴掌,心里正憋屈着呢。如今又见大家对着自己指指点点,心里更加气闷。辩解道:“我明明听她们两这么说的。”

村民们却嘲讽,“得了吧!就算是真的,自家人哪有不帮忙兜着的?你这分明是心肠不好。亏得以前你坐月子,回回都是大姑姐来照顾。”

韦氏被说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可面对这么多人,却反驳不过来。最后只好发狠的将门一关,把人通通赶了出去。

王婆子自送走大夫后,就急匆匆的赶去药铺抓药了。等抓好药回来,苏婉已经醒了,正虚弱的躺在床上流眼泪。

她长这么大,就没受过这样的屈辱,想到刚刚的场景,到现在都觉得心悸愤怒。

王婆子一见,忙冲过去安抚:“可别再伤心了,大夫说你不能生气!你放心,那些邻居们已经被我打发走,过段时间再把你和大山的婚事办了,没人敢说闲话。”

苏婉只哭着说:“婆婆,我不想呆在这儿。”

这委屈又娇弱的声音,王婆子听了心都要碎了。忙道:“不呆不呆,等大山回来,我们连夜赶回家。”

苏婉听了这话,这才好受些。王婆子又安慰了几句,等她情绪平复了,这才赶去煎药。

谁知到了厨房,韦氏拦着不让她进,还气汹汹的说:“柴房你租了,厨房你可没租。要煎药,自己买锅去。”

王婆子气极。

这韦氏是彻底跟她撕破脸了!要不是芙蓉身体不好走不了,真想现在就离开,免得再瞧见这副刻薄的嘴脸。

她转头去了村里比较交好的人家借了锅和柴火,把药给煎好了。临离开时,邻居还送了王婆子两个鸡蛋。说芙蓉这姑娘也挺可怜的,给她补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