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儿子有老婆啦(第2/3页)

王婆子不疑有它,放下药碗便离开了。待她一走,苏婉将药一股脑倒在床底下。

她这病看着厉害,其实并无大碍。待疹子全部发出来,自会慢慢消退,就是不吃药也能好。只不过病程会长一些。

但现在,她巴不得一直病着。

这样过了三四日,张妈妈瞧着大夫开的药都吃完了,苏婉的病却不见好转,心里顿时焦急,又将大夫请了过来。

大夫心里也纳闷,不明白为何一点效果都没有,便又加大了剂量。

张妈妈心里老大不乐意,觉得这大夫没有真本事,白白浪费她的银子。想着若是再看不好,就找他算账,让他退银子。

好在苏婉又‘吃’了两副药,似乎有好转的迹象了,瞧着脸上的红疹淡了一些。

张妈妈松了口气,苏婉却是一阵焦急。

不能这么快康复的。她得装病,让张妈妈以为这张脸永远好不了,这样才有更多逃出去的机会。

于是这天中午,王婆子来送药,苏婉假装虚弱的哀求:“婆婆,我最近一直生病,吃东西没胃口,就想吃点茄子。如果厨房里有客人剩下的茄子,可不可以带一点给我?哪怕一口也行,求求你了。”

王婆子想,茄子又不是珍贵物,厨房里天天都会做,便答应了。

苏婉吃了茄子,病情突然加重,只一夜时间,原本稍稍淡去的红疹又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且,比先前更加严重,红肿的跟煮熟的猪头似的,简直面目全非。

早就退去的高热,也再次复发。

张妈妈又急又怒,跑去医馆大骂,说庸医害人,没把病看好,反而越看越严重了。

大夫气的要死,但又怕她闹的太凶影响声誉,便只好忍着怒火,又来了趟妓馆。结果一看,苏婉的病果然更严重了,顿时百思不得其解。

可怜那老大夫还在反思,究竟哪里不对,是不是自己真的误诊了?

一旁的张妈妈却一个劲抱怨,一会儿怪大夫误诊,浪费了她的银子;一会儿又说苏婉病了这么长时间,少接了多少客,馆子里损失了多少进账。话里话外,三句不离钱,大有将这些损失统统算在大夫头上的意思。

大夫气的不行,知道这是个不讲理的,也懒得纠缠。索性将诊金通通退还给了她,然后丢下句:“这位病人的病我看不了,你另请高明吧!以后你们馆子的生意,我也不做了。告辞!”说完背起药箱,气呼呼的走了。

诊金是要到手了,可张妈妈还是愁。

苏婉的病该怎么办?若是治不好,岂不是又亏本?

想到这,张妈妈一阵叹气,越发觉得最近邪门,总是走霉运。

她想来想去,还是另请了一位大夫,给苏婉瞧病。结果几副药‘吃’下去,还是不见好。

之后,张妈妈又给她试了几个偏方。那疹子却仿佛在苏婉的脸上生了根,就是不肯消退。

这样过了大半月,张妈妈终于歇了给苏婉看病的念头。瞧着这张脸毁成这样,做妓是不成了,便将她打发到厨房做粗活,总不能白养着她。

谁知馆子里的姑娘们知道后,竟群起反对。说苏婉一脸的疹子,瞧着渗的慌,搞不好还会传染。

又说苏婉发病的前一天,馆里曾接待过一位身上长红疹的客人,说不定苏婉就是吃了他的剩菜才被传染上。

一屋子的姑娘你一句我一句,将张妈妈说的半信半疑。

这万一真是个会传染的病,那是断不能留的。

可苏婉现在这样子,若是转卖,肯定不会有人要。直接赶走,又舍不得当初买她时花的银子。

就在张妈妈满心纠结的时候,厨房里的王婆子忽然站了出来,道:“张妈妈,要不……您把这姑娘便宜点卖给我吧!”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奇怪,“王婆子,你买她做什么呀?”

王婆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家大山前段时间从大牢里放出来了。他年纪已经不小,我一直想给他说门亲事。可你们也知道,我一个寡妇,没什么家底。大山又杀过人,坏了名声,所以没人敢嫁。既然这姑娘你们不敢留,倒不如让我领回去碰碰运气。若是养好了,我家大山就有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