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6页)

江博看了他们一眼,回去继续工作。他当然有信念。他的信念就是和楚楚一起活着。

孩子们都忙着自己的事业,马兰在单位里面也没闲着。

现在天气冷,工会任务很重。

工人肚子里没油水,挨不住天冷容易饿。人也没啥干劲儿了。

工会刘主席就给其他同志下了任务,要多鼓励工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打起精神。炼钢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钢铁,其他地方建设都没法搞。最后表示:“困难只是暂时的,勒紧裤腰带,咱也要完成炼钢任务。”

刘主席一声令下,其他同志们忙翻了天。

连徐美丽都都没法偷懒,见天儿往车间和矿上跑,给大伙儿做思想动员。

马兰的领导胡主任就让马兰写点啥出来,鼓励一下工人。

马兰道,“咱报纸上面天天有,可工人们看多了,也起不到激励作用了。”

胡主任担心道,“那咋办。现在正是咱困难时期呢。咱工会可不能吃白饭。一定要想办法带动起工人同志的积极性。”

马兰就想起了宋楚最近在写书的事儿,她就有了灵感,“咱厂里的历史还是很久远的吧,咱每一个建筑上,肯定都有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咱要不就在相关的地方留下这个地方的故事,让工人们可以看到当初建厂的困难,用先辈们的事迹感动他们。我觉得用先辈们来鼓励他们更合适,毕竟咱们有时候就喜欢向长辈学习,不乐意和同辈学习一样。”

胡主任一听,顿时眉头一松,“这个听起来还成啊。马兰啊,你果然是个有才华的人。连这些房子都想得到。”

马兰可不敢居功,笑道,“其实这也是从我闺女那边得来的想法。她最近写书,就在写这方面的。”

说起马兰家的孩子,胡主任都羡慕了,“你说你们这一家子,咋都这么出息呢。我可听说了,最近机械厂要来咱厂里谈啥钢材的事儿,好像要做啥新产品。我还听到你们家娃的名字了。”

对于江博这事儿,马兰可不敢到处宣扬,含糊道,“我也不清楚这事儿。现在工作忙,也没顾得上家里孩子们。”

胡主任爽快道,“甭管咋样,这工作就交给你了。马兰啊,我对你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这次夜校进修的名额,算你一个。”

马兰顿时眼睛一亮,心里乐坏了。“胡主任,我保证肯定把这工作办好。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栽培。”

晚上马兰回到家里,一家人围着桌子热腾腾的喝着大骨头汤,吃着烙饼的时候。她就把厂里的事儿和家里人说了。

苏志峰笑道,“这个主意好,咱平安县的钢厂,能回顾到抗日时期呢。我们学校档案室里面还有这方面的文献,我到时候帮你找找。”

宋楚高兴道,“妈妈,真有帮助吗?”

马兰夸赞道,“当然,你对我的帮助可大了。我从你这边得到了灵感。”

宋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那我以后多想点新点子。”

马兰揉了揉她的脑瓜子,又问江博,“小博啊,我在厂里听说机械厂那边都找我们钢厂谈事儿了。说是要为机械厂那边提供材料。你这边确定搞出啥样的发动机吗?”她挺担心的,感觉好像大家都很上心,搞的风风火火的,结果她儿子这个主角似乎是最不上心的。她总觉得挺不踏实的,担心到时候出篓子。

江博喝了一下口汤,“还要等过几天才能确定。”

“为啥啊?”

“这几天下雪,车子开不动,不出门。”外面的雪很厚,车子都能被埋了。

宋楚现在对江博已经没有更高的要求了,对于一条咸鱼来说,他愿意动,还能要求多少呢。而且她自己也怕冷,于是帮着解释,“妈妈,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还是冬天呢,咱不着急。等春天了,咱大干特干。我都和小博哥说好了,下学期就跳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