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身份,难度太大(第2/2页)

当然,这些都是长生门的事,与秦寂言无关。秦寂言现在要忙的还是国库失银案。

为了查这个案子,秦寂言连秦王府都没有回,一出宫就来到六扇门,让人去大秦钱庄把账本和封存的银票取来。

为了不让人起疑,大秦钱庄一直在正常运行,每天都有不少人存银、取银,与各大钱庄的合作也走上了轨道。

没有五皇子在,大秦钱庄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人恶意存款,更没有人恶意兑现。

大秦钱庄现在的负责人,是老皇帝的心腹,他是为数不多的知道真相的人,见秦寂言派人来取账册一类的,负责钱庄的董大人没有立刻取出来,而是说道:“账册与银票实在太多,如果皇太孙殿下不介意的话,下官晚上给殿下送去如何?”

秦寂言只派了两个人来,本身也就只是打声招呼,听到董大人的话双方都没有意见,只带了钱庄有关存款人记录的卷宗过去。

就是卷宗,也足足有十几本。不过,这十几本卷宗,往装银子的箱子一放,旁人只当这两人取得是银子。

卷宗第一时间呈到秦寂言的案前,上面可疑的人都用红笔勾了起来。

这几个人,明面上的身份有江南富商,有走商,也有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家族子弟,这些身份老皇帝都派人核实了,身份没有错,可人却有问题。

卷宗上记录的,来存款的商富确实存在,可他们这一年都没有来过京城,他们家中确实有不少银子,可也没法一股脑的抬出那么多现银。

做生意的人,手上永远不可能有那么多现银。他们的银子早早就存在钱庄了,手上只有一叠叠的银票。

至于那些所谓的大家子弟,老皇帝也一一让人查了。上面记录的名字,人要么死了,要么就是七老八十的人,和前来存银的人完全不符。

大秦银庄刚开张的那段时间,有不少人来存银,可这种大额存银的人,五皇子和钱庄的管事都有印象。

据钱庄的管事说,那些来钱庄存几十、上百万两的人,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根本没有少年人,也没有年纪大的人。

也就是说,那些存银的人,全部是用假身份前来的,上面记录的身份,对案件起不到作用……

这么一来,这案子就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