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李儒劝吕(第2/2页)

李儒泣泪:“我今日前来,非为其他,乃是为了向将军请罪。”

吕布想起二人过往的恩怨,脸色有些不好看。

李儒见此,干脆利落地跪下了,一边痛陈自己过去的不是,说自己“被人蒙蔽,对不起吕将军”,一边举着花样痛骂远在关外的胡轸,骂得他头上生疮,脚底发脓,听得吕布舒爽不已。

李儒何等心智,见吕布神色转好,忙又说了自己最近的遭遇,在吕布面前卖惨。

他很有技巧地将他与江遵的对峙描绘成吕布对抗胡轸的情状,很快便引得了吕布的共鸣。

几番下来,纵是吕布对李儒过去的偏帮仍有什么想法,此时也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与李儒相谈甚欢。

吕布让人搬来一坛老酒,与李儒共饮。

酒过三巡,李儒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趁着气氛正好,对吕布道:

“太师此举……我与将军说句实在话,我这心里啊,总有些惴惴不安。”

吕布喝着闷酒,对李儒的话颇为赞同。

李儒长叹了口气,开始唱起了词赋:

“昔怀秦末,楚汉对争……”

吕布本以为李儒是因为饮了酒,歌性大发,不唱歌就不痛快,哪知听着听着,他竟然从赋词里听出了不少东西,脸色渐渐变了。

这个辞赋讲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其内容并非歌功颂德,反而另有深意。

“……狡兔死,走狗烹,良臣名将,共下一锅……”

“韩信大逆不道,当杀。彭越大逆不道,当杀。还有罪臣英布……”

“你本戴罪之身,再骁勇,又如何?叛楚投汉,主不得容,等那彭越身首异处,就是你英布命丧之时……”

咣当一声。

吕布手上的酒杯被他失手摔在了地上。

李儒不再唱赋,掩面啜泣。

英布,汉朝的开国功臣,不仅与吕布同名,能力与遭遇也有少许重合的地方。

英布本是秦朝的罪人,骁勇善战,后来跟随项羽打天下,被刘邦策反,扭头和其他人联手一起击败项羽,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

李儒虽未明说,但任凭谁都知道他是在借古喻今。吕布这个当事人更是对号入座,把游毅想做彭越,把英布想做自己,顿生萧索之感。

至于刘邦与董卓的货不对板,被他无视了个彻底。

听闻李儒在哭,吕布也有几分想哭。

然而吕布一贯认为流泪非大丈夫之行事,便歇了这念头,让人给李儒打水净脸。

待到李儒缓过心绪,吕布倾身道:

“先生因何而哭?”

李儒回道:“儒之所以痛哭,非惟将军,亦是为了儒自己啊!”

说着,便用客观的角度将自己的功劳陈列了一遍,又道,

“我虽不敢自比陈平、张良,到底也为太师立下些许汗马功劳,如今外患未定,竟被太师如此猜忌、冷落,如何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