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劝说吕布(下)(第3/3页)

崔颂不想与他多费口舌,索性任他造作。

董卓问他:“你再好好想想,这些策言到底如何?”

崔松毫不犹豫地道:“我觉得不妥。”仍然不肯多说原因。

无名谋士面露嘲讽,大肆夸赞、一一罗列这些策论的精华所在,字里行间无不讽刺崔颂的不识货。

听完无名谋士巧舌如簧的论述,董卓没有多说什么,挥手让崔颂退下。

崔颂明白董卓心里已有了决意,这封策论必将得到推行。

他淡定告退,心里则想着,没想到他们还没给董卓挖好坑,董卓就已自己给自己挖了个超大的坟墓,还迫不及待地跳下。

等到崔颂走后,董卓才拿出另外一张帛书,上面写着一段话:遵与清河崔颂有隙,恐为崔颂不喜。若有诽谤之语,恳请当面对质。遵之所言,发自肺腑;遵之忠义,日月可知。还请太师明鉴。

江遵或许是因为知道崔颂获得了何休的许多著书,极有可能察觉这些策言的出处,所以在献策的时候特意写了这些话,一方面为自己开脱,另一方面顺手给崔颂挖了个大坑。他哪里想到崔颂不仅没有跳下这个大坑,反而冷眼看他作死。而他也因为这一句话与这一份策论,将自己带入死路。

至于无名谋士,江遵的“伯乐”,为了排除异己,尽耍小心思,却不知道这些自作聪明的行动让他在后来——这封策论激起众怒之时,被董卓推出来当了替死羔羊。

崔颂回去后,同郭嘉说了这件事。

郭嘉道了句,可惜了。

崔颂知道他在可惜什么,此等意义重大的策论,被埋没了可惜,被人拿来胡乱使用亦是可惜。

郭嘉误解了崔颂的沉默,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