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合适人选(第2/3页)

再好看的兵器也得趁手才行,从基层小兵做起的董卓深谙这个道理。

“当然,”刘曜睁眼说瞎话道,“不过略有名气的小小士子罢了。为太师效力,荣幸之至,哪还有什么愿意不愿意之说?”

“哈哈哈哈哈,子明兄真是深得我心。”董卓让侍女上酒,多给刘曜斟了几杯,“那好,明日你就领着这位小友到我府上来吧。”

说完,董卓觉得腹中饥饿,吆喝侍女端上饭菜。

仆从端上长约一丈,宽约三尺的大型案板,各种美食佳肴不要钱似的往上面端。想来帝王的排场也不过如此。

刘曜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他低下眸,闷声喝酒。

董卓叫完菜才想起了什么,往下首道:“先生今日留下陪卓用饭可好?”

坐在董卓下侧的是一个打扮极其低调的灰衣文士,刘曜进门前早就注意到他的存在。因为自持身份高贵,刘曜不曾主动搭话,将他无视了个彻底。如今见董卓言语间颇有几分耐心,不由惊奇地看向那头,重新开始打量起那位布衣文士来。

虽然董卓为了捞能人雅士给自己效命,时常“礼贤下士”,但真正客气对待的还真没几个。

他叫那文士宠辱不惊地道:“一切依从太师。”并不似阿谀谄媚之人。

刘曜明白这人定有几分大才,十分得董卓的看重。

他正想跟对方谈近乎,忽听董卓对那人问道:“子明方才所推荐的人,先生以为如何?”

“素未谋面,不敢妄加揣测。”戏志才一口饮尽杯中清酒,神色未变。

“崔子琮(崔颂)虽说文风蔚然,但他将将及冠,不过是一毛头小儿,哪里比得上先生的大才?”刘曜畅快地笑了两声,借踩崔颂之举吹对方的马屁,以做示好。但他并没发现,他想要结交示好的人看着他的目光越来越冷。

“焕,不过是不足道的庸才,岂敢叫大鸿胪卿高看。”

“啊哈哈哈哈哈,你们这些文人就是太过谦虚了,”董卓哈哈大笑,大掌拍在案上,震得碗筷叮铃作响,“你戏志才若是庸才,这天下岂非全是蠢才了?”

刘曜笑着附和:“正是。”

接着便是饮酒飨宴,偶尔夹了几句董卓对政敌的怒骂,别无他话。

酒宴过后,因为天色已晚,刘曜便在太师府歇下。

等到四下无人,他的从事(属官)上前附耳。

“大鸿胪卿,足下(您)曾言,要卖崔子琮一个好——”

刘曜刚洗漱完毕,正是舒畅之时,闻言想也不想地道:“崔颂不曾出仕,我替他博得高官厚禄,难道不是卖好?”

从事小心斟酌着言辞:“可是当今士人,但凡有气节的,多以为董卓效力为耻。崔颂以纯孝、礼义闻名,只怕为董卓效力,实非他之所愿……”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还卖什么好啊,人家是正正经经的君子,你问也不问一句,强行拉他去为董卓卖命,这分明就是结仇。

刘曜立即道:“崔颂心气太高,我正想杀杀他的锐气。若此能羞辱他一二,那便再好不过了。”

从事无力吐槽,不知道刘曜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在强行挽尊。

他万分无奈地退下,并在心里祈祷:自家主官这想一出是一出的毛病可别带来什么祸端才好。

然而,大概是东汉末年的神灵们都去异世界旅游去了,从事的祈祷并没有抵达神前——

戏志才在第二日拜访吕布,宾主坐定,他直截了当地说出此番前来的意图。

“上回将军不是问焕可有消除太师怀疑的办法?焕曾言:只需用计引出逆贼,必能将功补过,将军可还记得?”

“布谨记先生教诲。只是这逆贼蛰伏在暗处,宛若墙上的黑影,实在叫布捉摸不透、无从入手啊。”

“无妨。焕近日洞察到其中一人的身份,可供将军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