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3页)

糜芜握住他的手,轻轻放回他的身侧,起身往外走,才一出门,忍不住扶住墙壁,眼泪断了线似地往下掉,身边脚步声匆忙,皇子和妃嫔们急急往里面去,背心上被轻轻拍了一下,抬头一看,却是崔恕,喑哑着声音向她吩咐道:“别走远。”

他抬步进门,平金软帘落下来,挡住了里面的情形,糜芜怔怔地走去屏风后面坐了下来,耳朵里捕捉着间壁每一个细微的声响,脑中在不停地转着,可是思绪飘忽的抓不住,只是一片空白。

就这样不知道坐了多久,午膳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始终放在桌上没有人动,末后宫人进来点烛,更鼓幽幽地敲响,再后面谢庭和陈清和等重臣夤夜赶来,间壁的声音高了又低,低了又高,直到最后,崔恕探头出来,急急叫她:“进来!”

糜芜跳起来,飞奔进去时,二更鼓恰在此时敲响,崔道昀瞥她一眼,断断续续说道:“六郎,照顾好她……”

声音突然停住了,周遭有片刻的寂静,糜芜不敢动,也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只是站在那里望着,可皇帝终于还是闭上了眼睛。

不知是谁第一个哭出声,跟着周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痛哭声,糜芜只是怔怔地站着,脑中一片空白。

许久,才有一个声音从心底响起来:从今往后,再没有人给她撑腰了……

天色大亮时,遗体装裹已毕,移上了灵床,宗室百官齐齐跪在孝幔后面,谢庭宣读遗旨,太子崔恕在灵前即位,换下斩缞凶服,戴上帝王冠冕,山呼万岁之声里夹杂着低低的哭泣声,泛黄的粗麻孝服映着殿外白茫茫的雪色,钟声当当地响起来,僧道的诵经声低缓悠扬,糜芜低着头 ,心中一阵茫然。

她还是不能相信,皇帝就这么没了。

直到第三天,跪在灵前烧晨昏纸的时候,糜芜抬眼看见浑身缟素的崔恕跪在最前面,这才突然意识到,皇帝已经走了,今后她又是一个人了,再没有一个可以让她安心的人在身后默默地支持了。

和着四周的举哀声,糜芜痛哭失声。

……

眨眼已到了百日除服之时,春日原是和暖,脱下沉重的缟素衣裳,换上素服时,原本应该是轻松的,可糜芜却怅然若失。

整整一百天过去了,可皇帝的音容笑貌,仍旧刻在心上,就好像皇帝从来没有离开一样。此时他在九泉之下,大约已经见到柳挽月了吧,只是不知道相见之时,是冰释前嫌,还是冷言相向?

糜芜幽幽地叹口气,应该是尽释前嫌吧,毕竟皇帝,是那样心地柔软的一个人。

黄昏之时,糜芜不觉又走去暂时停灵的奉先殿,长明灯摇摇晃晃地,拖出灵前一个人长长的影子,是崔恕。

糜芜下意识地行礼,低声道:“陛下。”

话一出口,连自己也是怔忪,却见崔恕回头看她,低声道:“你来了。”

一句话说出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糜芜默默地在他身后跪了,许久,忽然听见崔恕说道:“你瘦了许多。”

“陛下也瘦了。”糜芜低声道。

崔恕又是一阵沉默,只一张张向火盆里焚化纸钱,淡淡的灰烬飘在灯影子里,落在素白的衣裳上,糜芜看着崔恕背影,才发现他一向挺得笔直的腰背此时正微微弓着,似乎是不堪重负。

一点怜惜无声无息地在心底升起,静静蔓延。

又过一会儿,只听崔恕涩涩地说道:“没想到,这段时日竟这么难熬。”

他站起身来,低声说道:“糜芜,眼下我也是无父无母之人了。”

一个也字,让糜芜心底那点怜惜迅速弥漫,糜芜轻轻站起身来,想要出声安慰他,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千言万语最后只是一句平淡的场面话:“请陛下节哀。”

崔恕叹口气,负手走到门前,看着庭中枝叶新绿的花木,道:“假如人能像花木一般,即便枯萎了,待到春日里还会重新生发出来,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