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细想起来,叶茂天先前必定已经答应过相助郭思贤,所以才在垂拱殿中假装失手放走了郭思贤,郭思贤据此判断他仍旧是站在自己一方的,所以才会几次三番叫他动手。叶茂天心里筹划着的,应当是坐收渔人之利,等郭思贤与崔恕斗得两败俱伤之时,他便跳出来反戈一击,既能白捡一个天大的功劳,又能顺利击败太子和崔恕这两个对手,推堂姐静妃的两个儿子上位,如此一来,他就是下一个郭思贤。

只是没想到,算盘虽然打得精妙,郭元君却硬生生地把他也拖下了水。

崔恕留心着崔道昀的神色,慢慢说道:“在郭思贤家中搜出了叶茂天写给郭思贤的信,其中有些大逆不道的言语,叶茂天方才已经招供与郭思贤勾结,但仍然坚称静妃与冀王、洛王都不知情,静妃和冀王、洛王也极力分辩都是叶茂天一个人的打算,眼下还没发现其他来往的证据。”

若是静妃完全不知情,叶茂天也不至于押上自己的前途办这件大事,只怕静妃都是顺水推舟。崔道昀心中筹划着后续的安排,一时没有说话,崔恕便也没说话,只是细细看着他的神色,昔日的怨怼渐渐淡去,扯不断的血脉亲情重又占了上风。

许久,崔道昀咳了几声,道:“过两天就该准备四孟祭祀太庙之事,朕体力不支,今年便由你代朕去吧。”

四季的头一个月,照例都要到太庙祭祖,此事历来是由天子亲力亲为,即便天子因故不能到场,也是由太子代劳,皇帝把这事交给他,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崔恕忙站起来,躬身行礼道:“儿臣遵旨!”

“你这几日督促着谢霁他们几个,好好把人都审问清楚,不要留下后患。”崔道昀道,“朕累了,你退下吧。”

崔恕走出来时,下意识地向抱厦那边一望,窗口处人影一闪,分明是糜芜看见了他,急急向里面躲避。崔恕站定了,她在窗口守着,自然是为了等着看他一眼,可皇帝明明已经知道了一切,又只字不提,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二天早朝时,数道圣旨一齐颁布,天地巨变。

废皇后郭元君为庶人,即日起迁入永巷严加看管,无诏不得踏出院中一步。废太子崔祁煦为庶人,在宫中另辟院落,圈禁在其中。贬静妃为才人,迁入永巷,与郭元君同住。贬冀王为永安县子,洛王为穆安县子,迁出宫中分别在外置宅第看管,终身不得出京。

其余从众作乱的,郭骏阳判了斩立决,郭家抄没,合族流放千里之外。韩毅、冯国灿等人虽然身死,但罪不可赦,家中老小也都被连累,坐牢的坐牢,流放的流放。

严惩之外,也有封赠的旨意。追封早逝的淑妃为静淑皇后,恢复陈廉英国公爵位,追封忠勇大将军,当年被流放的英国公府近支亲眷即日起洗脱罪名,迁回京城,发回原有家产、宅第。又将原金吾卫左将军调至虎贲卫,由谢临任金吾卫左将军。原刑部尚书牛继之判斩立决,提拔谢霁为刑部尚书,成为朝中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尚书。

数日后,当西疆前线传来征西将军和清孤军奔袭,大败西陵左贤王的捷报时,圣旨随之颁布,原来和清就是当年误传已经战死的英国公陈廉的儿子陈清和,恩诏恢复其本来的姓名,袭英国公爵位。

又过几日,崔道昀在早朝时宣布,由六皇子崔恕代替自己,于下月前往太庙祭祖。

早在追封淑妃为皇后之时,朝臣们便知道,皇帝属意六皇子,等此事一宣布,更是尘埃落定,虽然皇帝并没有下诏再立太子,但所有人都知道,新任储君,便是崔恕。

经此之后,后宫顿时空了一半,那些新近经由选秀嫁给几个皇子的女子们原本以为前程远大,谁知竟然遭此变故,除了崔奕琛安然无事,其他人都是天上地下,尤其是先前嫁入东宫的吏部尚书的孙女,镇日更是以泪洗面,吏部尚书连连上表求皇帝垂怜,末后道昀发下恩诏,恩准发回娘家,听凭另外嫁人,旨意一下,朝野上下有赞颂皇帝宽仁的,也有腹诽皇帝心肠太软的,种种情形,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