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3页)

崔祁煦来之前已经得了郭元君的嘱咐,此时便道:“若是镇国公能够亲自出马,自然极好,孤将亲自为国公壮行!”

却在此时,谢庭走出队列,朗声说道:“太子殿下,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如今和清与蒙源接连告捷,正是士气大振的时候,以老臣之见,此时宜当由他二人继续在前方杀敌,由殿下在朝中坐镇指挥,我军必能一鼓作气,击溃西陵来犯!”

崔祁煦原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一听由他坐镇指挥便有些跃跃欲试,立刻说道:“太傅说的也有道理,要么镇国公就再缓缓,孤看看局势再定。”

郭思贤原本以为谢庭已经倒戈,哪里想到他倒戈是倒戈了,跟自己却不是一条心!郭思贤立刻又道:“和清只是个无名小卒,偶然胜一半场,肯定是趁西陵人不防备,取了个侥幸罢了,太子殿下,西陵人凶残狡猾,除了老臣,没有人熟悉他们的打法,如今只让那两个生手去打,怎么挡得住他们!”

谢庭脸上依旧只是风轻云淡,不紧不慢地说道:“西陵人虽然凶残,我朝的将士也都不差,更何况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臣以为,只要有太子殿下坐镇指挥,哪怕和清与蒙源经验少了些,也必定能大获全胜。”

以谢庭的人望,哪怕崔祁煦是东宫储君,得他一句夸奖也不容易,何况他如此力推?崔祁煦顿时欢喜不已。再想起这几天处理政务时十分轻松,自觉比起皇帝这个经验老道的也不差什么,此时越发信心百倍。又想到此前从没有机会亲自指挥战事,若是这次能指挥着那两个生手战胜西陵,那才是明君的功业!

崔祁煦立时拿定了主意,笑道:“太傅言之有理,既然和清和蒙源打得不错,又何必换人呢?孤已经决定,由孤亲自坐镇指挥,我等上下一心,必将击溃西陵!”

郭思贤急了,正要说话,谢庭已经率先躬身下拜,朗声道:“若是由殿下亲自指挥,实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他一开口,立时就有人跟着附和,满殿中都是此起彼伏的“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崔祁煦心中越发得意,便向梁坤说道:“散朝后梁爱卿把详细战报都送过来,孤要仔细看看。”

散朝之后,郭思贤窝着一肚子火气,三两步跟上户部尚书,低声吩咐道:“扎紧口子,一文钱、一颗粮也不要拨下去!”

两刻钟后,郭元君得了消息赶到御书房时,就见崔祁煦拿着塘报,谢庭拿着西疆地图,正一起商议战局,郭元君径直走进来,向谢庭微微颔首,道:“太傅先下去歇息吧,本宫有话跟殿下说。”

“老臣也正有事想要请见皇后娘娘。”谢庭起身行礼,道,“娘娘,西陵战事是殿下监国以来最大的一件功业,臣已仔细看过战报,只要粮饷跟得上,此战必胜无疑,此时必须由殿下亲自指挥,只要殿下稳住军心,击退进犯之敌,天下必然颂扬太子殿下的盖世功业,万民必定能归心于太子殿下!”

郭元君立刻便听了进去。说到底将来做皇帝的,可是崔祁煦,郭思贤不过是辅佐之臣罢了,她也盼着崔祁煦能自己立起来,坐稳这把龙椅,虽然如今崔祁煦弱了点,但她可以慢慢教导他,再加上这场功业,只要民心稳下来,将来必定不成问题。

“母后,我听太傅讲了许多,”崔祁煦也在边上说道,“这一仗我有把握胜,母后只管看着吧!”

父亲再亲,也没有儿子亲。郭元君瞬间做出了决断,道:“好,母后去跟镇国公说。”

一个时辰后,郭思贤阴沉着脸从秾华宫出来,转身去了户部。

三个时辰后,粮饷依旧没有动静,郭元君勃然大怒,急召郭思贤入宫,父女两个背着人争吵了老半天,最后郭元君怒道:“如今女儿是君,父亲是臣,若是父亲执意要从中作梗,休怪女儿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