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决战全天下的倾向(第2/3页)

在大秦朝堂中,一直以来都是联手,默默抵挡着威望太高的商鞅。

今日帝子受的话,让他思维真正打开了一方新的天地。

一统天下。

而不再是大秦霸业。

但一时的激动后,就冷静下来,细细思索帝子受的每句话,其中蕴含的东西,让他都感到心惊胆战。

不得不来张仪这里,共同商量。

面色颇为忠厚的张仪,一双精光流转的眼睛,也是布满凝重。

今日大王后来几句话,明显有些不搭,但他们不会以为这是一时激动说出的。

而是告诉他们,目的是先一统大秦核心的思想。

“建立太学和学宫之事你如何看?”张仪略一沉思,缓缓开口道。

范雎目光一眨,这个他已经考虑了数个时辰,已经明白帝子受用意,当即徐徐道:“大王说得不错,一统天下难,但治理同样难。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官员储备。

跟稷下学宫不同,每郡一学宫,招收大秦适龄之人学习基础,打好根基,起码让他们有当小吏的能力。

太学统领各郡学宫,同时作为高端学府,将每郡学宫结束学习的学子,培养成更加出色的人才。

充当县令、以及太守、郡丞层次的人才。

虽然这从没有出现过,但师弟我认为,应该能成功。”

张仪点点头,赞同道:“为兄同样如此认为,大王所说太学、学宫,一定能成功解决我大秦官员不足的问题。

连老师都有了,那些没通过的才子,当学宫老师、已经足够。

即使会有一些人阻拦,但在一统天下的大势下,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足为虑。”

范雎点头,太学、学宫肯定会阻拦一些人的利益。

但一统天下这四个字,足以将他、张仪、商鞅、吕不韦等等人联合到一起,加上大王,没人能阻拦。

“太学、学宫之事没有问题,那么你认为大王所说,逐步吞噬好?还是迅速扫灭六国好?”张仪语气更凝重了一分。

虽然帝子受只是一说,但他们不能不考虑。

这其中关联的太多了。

这个问题,范雎同样早就思索了。

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大战略,如何能不重视?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前者、可以稳扎稳打,逐渐消化六国,为以后治理打好根基,进退皆有利自如。

但这样就会跟六国陷入消耗战,几国必定会多次联合攻打我大秦,即使师兄你出马,也不能次次打消六国顾虑、破坏联盟,其中变故太大。

后者快速扫灭六国,先不说我们有没有那个实力,这的确有助于快速决定胜局,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劣处是即使做到了,后患也绝对无穷。”范雎沉声道。

张仪略一点头,话题一转道:“这个现在其实并不着急,现在国内变动还没有结束,一切准备都还没完成。

大王这时说出来,应该也只是提前提醒我们,让我们有心理准备。

同时凝聚人心,让我们更加支持与他。”

范雎也没有过多说这事,此时这事的确不急。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最大的问题来了。

“太学之中设立百家学派,大王这是要靠拢诸子百家。”还是张仪先开口,声音越来越凝重道:“可又要明确不接受脚踏两只船。

这是在逼迫诸子百家彻底站队啊!”

范雎点头,诸子百家几乎都是根深枝茂。

但除了法家、兵家等少数几家外。

都是形成完整的体系,即使各国都有他们的人,但主体都是明确的。

派些人前来大秦太学传播学问,诸子百家都绝不会不同意。

派一分支都没问题。

可大王不接受脚踏两只船这种话都说出口了。

显然,大王是下定决心,让那些诸子百家,彻底站队。

不来、那就是敌人。

虽然没明确说一家之中,两派人意见不一,一派前来投靠秦国,一派投靠他国这种情况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