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6页)

凌不疑垂首看了生母好一会儿,然后轻轻走出寝室,崔家二子已经迫不及待的一边一个拖着他去外面庭院里切磋戏耍,少商就与崔侯坐在廊下看他们。

少商看崔侯眉头紧锁,试探的问道:“霍夫人这回病的很重么,我听阿媪说,这是夫人每年入冬的老毛病了。”

崔侯道:“是老毛病,可如今君华有年岁了,不比年轻力壮时能扛着住病啊。我听阿媪说你之前三天两头来看君华,好孩儿,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也看见了,这回君华昏昏沉沉的时候比以往都多,汤药都吃不大下。侍医说,说……”

“说霍夫人的底子其实是被掏空了,这些年来也不过是靠好吃好喝熬着。”少商低声道,“可我实在不明白。霍翀将军在时霍夫人养尊处优,来这杏花别院后,陛下和娘娘的赏赐是源源不绝,什么鹿筋豹胎野山参雪莲花,夫人的供养怕是比公主王妃都好。也就是说,夫人真正苦难的也就是失散在外的那两年。才两年功夫,怎么就把身体亏空的那样厉害啊……”

崔祐想起女神受的罪,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当初我把他们母子找回来时君华都瘦的没人样了,一路上郁郁寡欢,还是我告诉她凌益这狗杀才又找了新欢,她才打起了精神!可见受罪多少哪能看时间长短,一刀子捅人也就片刻功夫,不也立刻致命了嘛!”

少商觉得不能这样比喻,但忍下没说。

“君华是霍家伯母早产生下的,她从小身体不好,有时跟人争急了还会厥过去,霍家费了好大力气才保住她的小命!后来为了凌贼拼死生下子晟,看孩儿病病歪歪的,差点又晕死过去,好在霍家嫂嫂将留给自己儿子的名字给了子晟。说来也怪,子晟自打有了霍家儿郎的名字,身子就一日日好起来了……”

少商笑起来了:“崔叔父好偏的心。也就是说,霍夫人因为自小体弱,不能有人违逆她的意思,不能有人和她争辩,不然就会厥过去……到末了还抢了兄嫂预留给儿子的名字?那后来霍翀将军怎么办?”

崔祐想起当时的情形,也笑了:“霍家嫂嫂有个古怪的癖好,就喜对仗工整,膝下三子三女都是排好的名字,分别是不疾,不害,不识,不齐,不韦,不疑……后来‘不疑’给了君华之子,他家幼子就只能叫‘无伤’了。”

说完这些,他又忍不住替女神辩解起来,“寻常女娘这样千娇万宠的养大,说还不定多么脾气暴躁呢,可君华只是嘴硬心软。小时候她看我生的瘦小,以为我家贫吃不饱饭,便时不时用小裙袄兜着粟米送来给我,有什么好吃好喝都不忘记留些给我。唉,如今人家都只记得她口不择言的坏处了,还有谁知道她其实心地不坏……”

遇到滤镜有八百米厚的真爱老崔,少商无话可说。

——惹人厌总有惹人厌的道理,说‘口不择言’是在避重就轻,其实霍君华从小就爱撒谎,每每不如意时就会撒谎,霍翀将军不知为此给人赔过多少罪。

尤其后来与越妃相争,霍君华扯过的谎没一百也有八十,一会儿说隔壁县的越姮虽貌美但心毒,喜好凌辱奴仆,一会儿又说她风流媚人,有许多入幕之宾,等后来大家见了越姮真人才知不是如此,霍君华也就无谎可撒了。

最凶险的一次,霍君华诓骗越妃去了个传闻中屡有贼匪出没的地方——少商私下揣度,可能霍君华倒并不是真想要越妃身败名裂的惨死,只是一股子无脑任性的愚蠢恶作剧。

不过,若非霍翀警觉,救援及时,霍越两家立时要成血仇。

人是很复杂的,对崔祐而言,霍君华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小仙女,对越妃娘娘而言,那就该杀千刀了。也是这次以后,皇帝再不肯对这个自小看大的霍家小妹假以颜色,而最终霍君华也对皇帝死了心,转而注意起刚迁来县里的凌姓俊秀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