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5页)

“楼犇?他也随军前去寿春了么,我怎么没听说。”皇后道。

“他哪会随军,他可是四海云游的逍遥客,一身的洒脱自在!”太子笑道,“母后还记得那座铜牛县么?因县内有炼铜场,是以历任县令将城池浇筑的高厚坚实,若真要硬攻,死伤怕是不小。谁知楼子唯能言善辩,深谙纵横之道,竟说服了守城的彭逆将军弃暗投明。如此,不费一兵一卒,那座铜牛县亦失而复得了!”

少商心中一转,楼犇?那不就是楼垚的同胞兄长么,凭这功劳,估计楼垚这下子能找个近一点的好地方去做父母官了,何昭君也不会反对了。

随着前方捷报频传,寿春之战虽未完结,但大胜之局已成。

少商放下一颗心,加上皇后怜惜她与凌不疑分别,连学业上的要求都一松再松,少商便毫无负担的过起了放羊生活,大约是老天看她太过无所事事,天外飞来一事。

这日,皇帝照例来找皇后用晚膳,酒罢饭饱,他状似无意道:“少商啊,听说你父亲与万松柏是结义兄弟?”

少商一边给皇后添了碗热腾腾的茈姜骨汤,一边恭敬道:“回禀陛下,正是如此。不但家父与万伯父情同手足,两家亦是通家之好。”

皇帝看着那碗汤,心里有些酸溜溜的。此时已入冬,自然生长的新鲜茈姜早没了,有的也只是老姜之类,这些嫩生生的茈姜是女孩用炭火烘着暖房好容易栽出来的。

皇后气虚体弱,脾胃不振,冬日用茈姜再好不过了。不过因为栽成不多,女孩一贯只紧着皇后一人用,旁人只能看着。

他脸上毫无波动:“今日御史黄闻来奏,弹劾万松柏有荡乱法纪之事。”

少商手一抖,惊道:“这这这……这可怎么办啊……?”

皇帝心中一乐:“你倒不是先喊冤?”皇亲贵胄出事的多了,通常他们都是先喊冤,来个矢口否认,抵赖不过了再是诸多借口。

少商连忙将汤碗奉给皇后,自己挪到皇帝跟前,紧张道:“家母常说万伯父一身都是毛病,好酒贪杯,暴躁易怒,总有一天叫人弹劾了!没想到……这么快……”

因为女孩反应清新脱俗与众不同,皇帝一时也没了言语。

少商有心求情,但她两辈子都是硬刚过来的,求情这种事不熟练啊。

“陛下……”她一脸惶惑的哀求道,“妾的那位万伯父,可怜呐。”

皇帝白了她一眼,暗想哪有这么求情的,“可怜什么,非法乱纪者,自然罪当不赦!”

“不不不,妾不是说万伯父违法乱纪不当罚,而是……”少商惶恐道,“唉,妾听说前几年有位姓欧阳的太守舞弊贪污,据说足贪了千余万钱。明明是罪证确凿,可因他出身名门,又著书立说,弟子遍天下,竟有十几位大人为他求情,还有人想替他死——可是万伯父呢,自家人丁单薄不说,姻亲故旧也是寥寥,如今只是一道弹劾,陛下就立刻要法办他,连个替他求情的同僚都没有……”

皇后低头掩饰笑意,心想女孩这等劝法倒聪明。

“胡说!”皇帝斥责道,“今日还是有人替万松柏说话的。”

虽然开口的才两个,不痛不痒的说了两句‘应当明查’。不过,被女孩说中了,他要收拾世族重臣时,那是牵一发动全身,游说求情之人络绎不绝,连躲在道观的汝阳老王爷都能被请出来。如此说来,于万松柏这样的反倒应该宽容些……

这是翟媪捧着一口暖笼进来,少商连忙将暖笼中的一个小小陶盅端出来,恭敬的奉给皇帝:“陛下请用。这些芸豆是当季采下来晒干的,泡发十分费时,是以这会儿才炖好。”

皇帝举匙一舀,竟是茈姜芸豆汤,心中颇是舒坦。心想这程少商倒也不是全然稀里糊涂,知道自己平日爱用酒肉,便奉上这样清淡去腻的炖盅。芸豆入口即化,茈姜鲜美爽脆,皇帝很是受用,于是便看少商又顺眼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