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4页)

骆济通却笑眯眯的捧着红豆粟米甜汤:“入冬之前我就要启程去西北嫁人啦,可于她而言,宫廷却是她半个婆家,如今不过是提前孝敬一下宫里的舅姑,我和她是不同的。”

后来,这事传到少商耳里,她不由得叹道:“济通阿姊可真是心明眼亮啊。”得了,连下面小姑娘都斗不起来,这座宫廷果然岁月安然,无风无浪。

皇后笑道:“她若是这么容易就被挑拨,哪能在宫里待这么久。”

“那些挑拨之人,娘娘不打算计较吗?”少商皱眉。

皇后摇摇头:“水清无鱼,宫廷寂寥,总不能连话都不让她们说吧。”

少商暗自摇头。

有些事少商能摇头过去,但有些事她就不免要多一句嘴了。

从她头回孝敬皇后饮食起,皇后哪怕不留皇帝那份的,也要送去越妃殿中。少商心中担忧,自来饮食最易生出阴私鬼祟之事,将来若有个万一可怎办。

皇后淡然道:“她不会的。她也知道我不会。”

少商凝视皇后笃定的神情,不再言语了。

到了夏末时分,少商用最后一份糖蜜给皇帝做了盅口感绵密的碎坚果糯米羹,吃的皇帝连连点头,随即又叹道:“少商啊,你这样心灵手巧,可惜这制糖之法不宜举国效仿,还是不要流传出去了。美味之物人人都喜爱,可天下就这么些人力物力,若是这类甜食广受豪族追捧,那家家户户就都去种甘蔗而不种粮食了,可外面还不乏饿殍饥馁呢。”

少商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她恭敬道:“陛下,妾知道您的意思。国力就这么些,总要用到该用之处。”

“那何处是该用之处呀?”皇帝故意逗小姑娘,惹来皇后一个瞪眼。

少商朗声道:“自然是粮食,马匹,铁器。”她忍不住嘟嘴,“陛下,娘娘已经教妾读过《盐铁论》,还有贾谊大夫的那什么……呃,妾好像忘记那卷典籍的名字了但妾切切是读过的……”

皇帝不以为忤,反而抚须哈哈大笑。

少商脸上虽装着不悦,但心里却十分敬重这对帝后。他们作为帝国至尊,难道想吃什么会吃不到吗,不过是以身作则,以节俭来约束倡导众豪族世家而已。

其实后世有一个以富庶闻名的朝代,能做出精美绝伦的雨过天青色瓷器,合香薰制之道冠绝诸朝,蹴鞠等游艺之道应有尽有——可惜,那个朝代的君臣辜负了多才勤勉的人民,辜负勇敢热血的将卒,没有将国力用到盐铁粮马励精图治上。

依她浅薄之见,那个朝代的国政基调就是行贿,用财帛和尊荣上下里外的行贿,行贿外敌,行贿臣子,前者可以让朝廷获得暂时的安宁,后者能换取文臣集团对君主和彼朝的吹捧。

到了兵临城下的要紧关头,这帮君臣索性行了一把大贿,掳掠无辜民众的女儿,用她们的血泪和皮肉去贿赂茹毛饮血的蛮敌。黑色幽默的是,这帮人的妻女最后也殊途同归了。

不知谁说的,努力和汗水是不会说谎的。

少商这样尽心竭力,动脑兼动手,不但美名渐渐盖过了当初的顽劣粗鄙之名,皇帝看在眼里也是满意,便一挥手赏赐了她了五万枚新铸的五铢钱做零花,还明旨褒奖女孩‘敏捷孝愉,应接得体’——顺手又赐了凌不疑两百户食邑。

少商不高兴了,忍过大半日,晚膳后与皇后同坐廊下顺便等凌不疑时,她终于忍不住嘟囔了出来:“夸我就夸我,关凌大人什么事呀。”

皇后失笑,柔声细语道:“他的不就是你的么。你呀,这也要计较。说不定,这两百户是陛下给你熬糖花费的呢。”

少商噗嗤笑了出来,随即又怅然道:“唉,以前吧,不论是褒奖还是闯祸受责,那都是我自己的事。可现在吧,我说的好做的好,那是凌大人的光彩,我若行止不得体了,那是给凌大人丢脸。那我自己呢,我自己在哪里呢。”小小女孩一脸大人模样,口气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