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册封皇后(第2/4页)

如今情势微妙,自然是小心为上。

众人听闻此事后,本以为北帝会严令彻查,却没想到,他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不再过问,令人一头雾水。

这么重要的事他都如此不上心,萧太后刚想开口,便见黎阡陌意味深长的望着她笑,似是在提醒她,后宫不得干政。

气愤的咬紧了牙关,萧太后只能暗示萧家的党羽开口。

见状,楚千凝不禁冷笑。

就这个脑子还妄图和黎阡陌斗法,还是趁早歇歇吧……

萧家势力庞大,原本他们还不好彻底确定究竟哪些是他们的人,这下倒是方便多了。

由此可见,若无萧辙这位兄长,萧太后早就坐不稳这太后的位置了。

才如此想,便闻一人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听闻昔日在东夷时,那凤君荐的皇子妃乃是广陵王世子妃的表姐,与黎家关系匪浅啊。”

言外之意便是,凤君荐能到沂水城定居,又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指不定就是黎阡陌父子俩暗中相助,其心可疑。

令人意外的是,北帝表现的很淡定。

他似是早已知晓了此事,神色如常,眸中未见丝毫惊讶,连语气都十分平静,“众卿多虑了,此事朕一早便知晓。”

“这……”

“世子早在他们来北周时便已向朕禀明,没有众卿想的那般严重。”

“可是陛下……”

见有人还欲再言,洛北忧便轻笑着挥了挥手,“众卿不必多虑,岂不知凤君荐来北周定居,并非坏事,反而于我北周大有益处。”

听他如此说,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大有益处……

能有何益处?

恐众人还揪着此事不放,洛北忧便耐心十足的解释道,“凤君荐身为皇子,为子为臣,可如今连他都弃了东夷而投北周,足以让天下人知道景佑帝的荒淫和暴虐,他非明君,必失民心,假以时日,东夷便可不攻自破。”

“而且,凤君荐投身北周一直行商,所得银钱有半数充入国库,以此表明他绝无异心。朕向来以宽宏仁义着称,又岂能没有这点容人之量!”

“那东夷太子……”还是有人不死心,想从凤君墨身上做文章。

不想刚开了个头儿,就被洛北忧驳回,“凤君墨与凤君荐虽为兄弟,但昔日两人为了争夺皇位积怨已深,断没有合作的可能。”

话已至此,众人便心知陛下是打定了主意不理会此事。

担心惹怒北帝,便无人再贸然开口。

萧太后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轻易的放过黎阡陌和楚千凝,但仅仅是“后宫不得干政”这一顶大山压下来,便足以封住她的嘴。

无奈之下,她便只能暂且忍住心里这口恶气,想着日后再徐图良策。

左右已经知晓了那府上与黎家的关系,不怕牵制不住他们!

眼下更重要的,是得为自己寻个帮手。

思及此,萧太后便忽然说道,“也罢,难得君臣一起宴饮,倒也不必一直谈及国事,皇帝整日操劳国事,也该有这片刻清闲时候。”

“……母后说的极是。”

“哀家近来琢磨,也是时候找个人好生照顾你了。”这宫中虽有几名从东宫跟过来的姬妾,但是中宫至今无主。

皇后人选,必须出自他们萧家。

眸光微闪,萧太后的眼神十分的坚定。

一听她这话,洛北忧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实际上,早在他登基之初便该立后的,只是那时萧太后从不提及,原因无他,只碍于那时的萧毓嫣尚未及笄。

顾沉渊虽私下里向洛北忧提起过两次,但都被他以国事为重给推脱了。

久而久之,他便也不再说起。

他在朝中大权在握,这本以令皇帝感到忌惮,若怜对方封后一事他也紧赶慢赶,恐会令其心下生厌。

届时君臣离心,那就不好了。

时至今日,萧太后旧事重提,无非就是想让北帝封她的侄女萧毓嫣为后,满朝文武谁人不知,不过没有点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