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这个世界听懂你

(01)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这是一位帝王写的诗。

极美。

他5岁时,嗜读。父亲曾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呀?

他回答说:父皇呀,我喜欢书中那深刻的道理,它让我接近心灵的净土。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最喜欢读书的皇帝,写下著作最多的皇帝,知识面最广泛的皇帝。他是最了不起的诗人,是学者,是画家,是书法家,是音乐家,他的围棋水平,搁现在至少是九段高手,他写过棋谱,他是姓氏研究专家,他是玄学宗师,他写过传世兵书,他对马的研究,据说已经超越了伯乐。他是收藏家,收藏了超过14万册的古书。

当然,他也是国学大师,对《老子》和《易经》研究之深,在他统治的疆域内,找不到能够与之对话的人。

此外,他还很亲民,甚至折节与贫寒士人结交。

他是南北朝时的梁元帝萧绎,几乎是个完美的皇帝。

可是史学家权当这个人不存在。从不提起他,也不研究他。听到有人提他的名字,就赶紧去厕所。

为什么呢?

……大概、可能、或许……这么多的学问,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02)

公元554年,史上最有才华的梁元帝,于龙光殿召集群臣,开课讲《老子》。朝臣们全体戎装,黑压压地跪在地上,认真听讲。

他说:那啥,这个做人呢,一定要善良,要有一颗爱心,老子不是说过的吗?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总之,为人处世,就是这个善字,这是最重要的啦……

正讲着,一个小太监悄无声息走来,俯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啥子?梁元帝丢开书本,“腾”的一声蹦了起来:你说啥?西魏军队已经包围了国都?造谣,这肯定是造谣,我这么善良一个人……

小太监:是真的,陛下,不信问问大臣们。

梁元帝急忙问:真有这事吗?

大臣们齐声道:千真万确,陛下没看我们听课时,都是全身戎装吗?

梁元帝:……那你们不早说?

大臣们:陛下,你说课堂上要守纪律,老师讲课时不许说话。

梁元帝:……想不到西魏军,来得这么快,咱们自家的军队呢?

众臣:打光了,被人家统统歼灭了,陛下。

歼灭了?梁元帝傻了眼:……那咱们现在咋整?

陛下,大臣们道:眼下要想守住城池,唯有立即释放狱中囚犯,让囚犯登城作战,除此之外没第二个办法了。

囚犯?梁元帝听了,慢慢点头:传朕旨意,命人拿了带刺的大木棍,去监狱里,把所有的犯人,统统打死!

不管大罪小罪,不管冤枉清白,一概大棍打死,一个也不要留下。

梁元帝的嘶喊,骇呆了满朝的文武。

陛下,你读了这么多的书,为何心中还充满仇恨?

(03)

敌兵临城,梁元帝不说抗敌,却下令屠杀狱中犯人。

西魏大军就在此时破城,听到宫门外冲天的喊杀声,梁元帝放起一把火,把自己的14万册古书,统统付之一炬。

然后他拔出剑来,狂砍廊柱,一边砍一边喊:骗人,骗子,这些书都是大骗子,把朕骗惨了……

西魏兵涌进来,逮到他,先大肆羞辱一番,然后用泥袋子往他身上压,压呀压,压到最后,就把他压断了气。

他死了,史学界集体销声了。没个人出来解释一下,梁元帝这书,到底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他一边读书,满口称善,可大敌临门,却以最残忍的手段屠杀囚犯?

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的心,又是怎么长的?

没人出来解释这事,那就意味着,可能有个很大的问题,被人刻意回避了。如果是这样,那同样的事情,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不会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