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整顿基金会引发群体事件 学习班(第3/7页)

唐树刚一副愁容,道:“我们这组一共追收了三笔欠款,共计三千多块钱。”

侯卫东道:“我这组一共追了七千块钱,四笔。”

赵永胜的目光在唐树刚和侯卫东脸上来回扫视,道:“你们心里要时刻装着取款的群众,他们的钱都是几角、几块凑起来的。如果你们收不回账,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有了这个认识,追款的积极性就会高得多。”

唐树刚虽然没有反驳,但是神情中犹有不服。

赵永胜批评完,又开始利用经济杠杆解决问题,道:“催债组的同志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另一个方面,镇里制定了经济政策,以后收回贷款的10%,将作为各小组的工作经费,吃饭等费用可以在里面开支,剩下的钱可以在组里发奖金。”

谈完追债组之事,赵永胜又布置起新的任务。

“县里东风学习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短短几天时间便收到现金四百多万,马县长要求各镇也组建学习班。我和粟镇长商量了,青林镇为了追款,也得组织学习班。”

说到这,他眼光向班子成员扫了一遍,道:“钟瑞华负责办学习班,由晁杰同志协助,捉人的任务就交给唐树刚和侯卫东。唐、侯两位镇长,今天下午4点钟准时出发,晚上将进学习班的人员送到学习班。”

侯卫东心里早就悬在半空,听说是由钟瑞华来负责学习班,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暗道:“幸好没有让我来组织学习班,否则又是一件麻烦事。”

学习班是租用的一间上下楼的民房,看上去陈旧,但是围墙足有三米高,用来做学习班最合适不过。

侯卫东手中的名单上不仅有普通的村民,还有机关干部李勇、林场副场长杨秉章。这两位都是与侯卫东熟悉得紧的人物,这等翻脸不认人的事情,他实在不愿意去做。

上了青林山,侯卫东找了借口,道:“我找曾宪刚有事情,苏主任去做李勇的工作,付主任去做杨秉章的工作。中午你们找地方吃饭,把票开上,由我来处理。”

他也不管付、苏两人的表情,一踩油门走了。

这一段时间,侯卫东请追款小组吃饭的时间甚多。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此时见侯卫东耍起了滑头,苏亚军和付江两人也无可奈何,各自分头行动。

把皮卡车停在公路旁,顺着石板路走了一段,来到了曾宪刚的房前。这个熟悉的地方似乎充满着忧伤,侯卫东进门时,脑海中浮现出曾宪刚老婆端着香辣的鱼汤走出来的样子。

在上青林,与侯卫东感情最好、最信得过的就是秦大江和曾宪刚两人。只可惜秦大江意外身死,曾宪刚家庭也遇到了不幸,这让侯卫东心情变得黯淡起来。

院子里,曾宪勇光着膀子打沙袋,头上汗如雨下。见侯卫东进来,他用毛巾擦了擦汗水,道:“疯子哥来了,刚哥到石场去了,我去找他。”

曾宪勇离开院子,侯卫东对着沙袋一阵狂打。这一段时间,他有空就在粮站的宿舍前打沙包,成绩斐然,八块被肥肉侵略的腹肌又有了些模样。

打了数十拳,曾宪刚走了回来,他剪着短发,头头硬硬直直的,穿着一件灰色短袖衫,虽然是从工地上回来的,却很干净,进门道:“疯子,你好久没有来了。”

“镇里决定要举办学习班,让我上来捉人,我把这个难题丢给了付江和苏亚军,到你这里来偷懒。”

曾宪刚进屋拿了两根鱼竿,道:“中午在我这里吃饭,钓鱼去。”

两人提着鱼竿就坐到了鱼塘边,侯卫东钓鱼的技术一般,明明看到浮子在动,却总是拉空钩上来,而曾宪刚是接连钓起来三条。侯卫东屁股上就如有钉子一样,接连换了好几个地方,撒了不少红薯颗粒。当曾宪刚钓起第四条瘦小的清水白鲢时,他彻底失去了耐心,点燃了娇子烟,在池塘边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