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敲打“落后分子”树威信 合作(第2/5页)

“汉湖是风景区,背山依水,绿树成荫,空气比益杨县城好得多。现在益杨的汽车也多了起来,尾气重,空气不见得比沙州好。”侯卫东第一次见到李晶时,觉得她成熟而性感,今天早上坐在一起吃早饭,却觉得就如邻家小妹一般。

提起汉湖,李晶脸上有些说不清的情绪,道:“汉湖虽好,却非久留之地。”

面馆老板是个面无表情的汉子,他手里端着个大白瓷碗,手脚麻利地开始往碗里放作料。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便端了上来。他走到李晶身前,也不说话,把面碗朝桌上一放,转身就走。

这是益杨小面馆最惯常的服务方式。李晶对这种态度习以为常,端过面条,道:“我先吃了。”白色面条、绿色葱粒、黄色豌杂酱,扑鼻香气,让侯卫东食欲大开。

吃完豌杂,两人前往青林镇。李晶驾着性能极好的越野车,高兴地哼着歌。她的嗓音略为沙哑,却别有味道。

“你别笑,我唱歌不好听,自娱自乐而已。”

“我没有笑,你唱得挺好。”

“唱得好不好听,我自己知道。”

“有时你未必了解你自己。”

进入青林镇地界,公路就越来越破烂,车子跳跃着前行。“卫东,没有养路工人吗?”李晶改口称卫东,随意而自然。

“养路段倒是有,只是人数少,管理不到位。”

李晶双手握着方向盘,道:“这条公路是依山而建,弯道多,有些路段没有水沟。我建议尽快修复水沟,否则公路烂得很快。”

侯卫东道:“这就是我分管的工作,谢谢沙道司专家提醒。”

进了青林镇场镇,灰尘扑面而来。李晶赶紧将车窗关上,道:“卫东,你们场镇的卫生应该好好整治了。”

侯卫东又道:“李总批评得对,场镇卫生整治方案已经出来了,很快就要实施,这也是我分管的工作。”

李晶笑了起来:“你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真宽。”

侯卫东自嘲道:“管得倒是挺宽,可是都没有什么分量。”

将车停在镇政府大院,侯卫东带着李晶步行前往红坝村。上一次,刘维大体上指了公路的线路,侯卫东和李晶沿着这条线路前往红坝村。一个多小时,两人来到了建桥地点的小河边。

看着清洌的河水,李晶兴致勃勃地脱了鞋子,直接就下了河。她站在河边石头上,用脚板踢水。这个时候的李晶,少了性感与成熟,多了与平时不同的天真烂漫。

李晶站在河里,认真观察着河岸,道:“卫东,你的眼光不错,这确实是一个天然的采石场。不过等到高速路建完成,这个采石场就没有价值了,只能留给当地人自用。”

“晏书记肯定会笑纳,他这人精明着呢。”

“由于是为村里修桥修路,这座石场可以看作村里自用,应该可以免交全部税费,这事就由你全权办理。”

侯卫东微微吃了一惊,道:“你的意思是,这个石场的税费都不交了吗?”

“我算了一下,修桥要用十来万,这笔钱我们不能白出,可以用两笔钱来相抵:一是上交给村里面的管理费,按常规,这种规模的石场,村里至少每年要收一万多元的管理费;二是相关税费,至少在十万以上,这两笔钱和修桥的费用相差不大,正好可以互相抵冲。如果再去交税费,我们的成本就增加了。”

李晶用脚拍着水,道:“沙道司那边的手续和相应票据,由我负责;免交各种税费,由你负责。”

“这事倒也说得过去。”侯卫东想了想,同意了李晶的说法。

风顺着河道吹来,轻风拂面,说不出的舒服。李晶身上淡淡的香水味道,随风钻进了侯卫东鼻子里。这是很特别的香味,除了香水味,还有成熟女人的味道。

与晏道理商量了一些修桥细节,李晶有事要回沙州,又没有在村里吃饭,惹得晏道理又发了一通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