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营第一日(第4/6页)

轮到李英俊的时候,只见他人还没站起来,一双手就止不住地抖了起来,脸憋得通红,话说起来断断续续的。迟班长见他那么紧张,笑了笑,忙又招呼道,坐着说,别着急。

看来迟班长对这个新兵抱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李英俊看起来很阳光,就是有点儿柔弱,像个女孩子,笑的时候一脸灿烂,就像田里的庄稼汉一样干净淳朴,只是稚气青涩了一点。他的家庭背景和他的人一样简单,父母都在家里务农,家境贫寒,两个姐姐也都在农村嫁了人。他有一次偶然在电视上看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从此就像着了魔似的,抱定了要当一名国旗手的想法,没想到还真被选进新训大队来了。

还有一个给崔成留下深刻印象的新兵叫段世杰,家在河北廊坊,人长得白白净净,说话慢条斯理,不显山不露水的,看上去很有些城府。段世杰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做了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母亲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会计。他以前曾在体校搞过田径,县里跨栏的纪录就是他创造的,至今还没有被打破呢。从表面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他还有这本事,真是人不可貌相。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读了一年后,又觉得没有兴趣,恰恰这时得到了招收国旗兵的消息,就断然放弃了学业,报名参了军。

说起来,这次招兵他差点儿就被特训大队挑走了,还是丁锐大队长发现了他,硬是把他抢了过来。迟班长听完了他的介绍,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便淡淡地说道,你该减减肥了,体重有点儿超标。一句话搞得段世杰讪讪的。

朱光明身上的冷,班上每个人一开始都感觉到了。牛帅说,从朱光明身边经过就觉得温度要降低几摄氏度似的。牛帅管他叫“朱公子”。朱光明三言两语就把自己介绍完了,父母是做生意的,他是家里的独生子,高中没有毕业。要当国旗手是他自己的主意,其实家里都不同意,最后还是他的爷爷一锤定音帮了他。

迟班长听朱光明说完,漫不经心地问道,听说你还是在英国上的高中?

朱光明听了这话,好像被烫了一下似的说道,是英国的陶顿中学,但是没毕业。

全班的人听了他的话后都大吃一惊,什么样的家庭才能送他到英国去读书?他又怎么会想起到部队里来吃苦?大家觉得朱光明身上隐藏着一个又一个谜,而他却像打定了主意一样,坚决不肯多说一句。

剩下几个兵没给崔成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而他也觉得自己的经历再普通不过了。他是最后一个起身介绍的。他十分平淡地介绍了自己,并有意隐瞒了自己跟亲戚在北京做了一年生意的事情,以及当年因为打架退学的事情。崔成知道,当国旗手,身上最好一点儿污点也没有。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你为什么想当国旗手?迟班长问他。

崔成想了想,老老实实地答道,我陪村里的一个同学去县武装部,同学要去参军,但当时我并没有打算当兵,没想到被招兵的干部相中了,便和父亲商量了一下就马上决定了。国旗兵,我连做梦都不敢想啊。我当兵完全就是一次意外。

还记得那天在县武装部的时候,崔成被北京武警支队的招兵干部说得心动了,便给父亲打电话,他当时还想着,父亲准会大发雷霆,骂他想一出是一出。没想到的是,父亲听到这事儿没两秒钟,就果断表态,这事还想个屁,坚决去,我完全支持,马上报名!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件事多少有点儿出乎崔成的意料,其实他们父子俩的想法一向都差别挺大的,但事实最后往往证明父亲是对的,这让他心里总是不服气。可父亲的确不是一般的农民,比如上学这件事吧,他说崔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儿,还不如上技校学点儿手艺;再比如去北京做生意这事儿,说他也不是做买卖的料儿,不如跟他再承包几十亩水田种水稻,加上家里已经承包的那几座山,够他干一辈子的了,索性死心塌地做个农民算了。但是每次崔成想去干什么,崔立国从不横加阻拦,显得格外开通,说一个年轻人什么都要试试,就当是交学费了,这一点就显得高人一筹。崔立国对他说,现在口自有条件了,你出去闯荡几年没啥坏处,想长见识是要花钱的。要是在过去,你早就下地干活了,就你那点儿心眼儿能玩到哪里去。年轻人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定心性和长见识。人要是心性定不了,没什么见识的话,也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活废物,咱就是当农民也不能当个傻农民,何况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